第04版:潍坊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梦瑶醒来吧,大伙给你力量
救助流浪儿童,我也报个名
2013年06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救助流浪儿童,我也报个名
  大学生何雪菲(左)填写志愿者报名表。



市救助管理站昨举办主题宣传活动,不少市民响应当志愿者
  六一儿童节当天,为了更好地做好救助管理工作,提升救助效率,使更多流浪儿童和乞讨人员能得到及时救助,同时也让广大市民能进一步了解和支持救助管理工作,市救助管理站在市区三处地方举办了以“传递温暖,关爱救助”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很多市民踊跃前来了解救助常识,还有不少市民在经过详细了解后,当场填写志愿书报名当了市救助管理站的志愿者,想为救助弱势群体出份力。
宣传 不要盲目施舍乞讨者
  6月1日上午9时许,记者赶到位于奎文区胜利东街东苑公园北门对面,潍坊市救助管理站在这里举行以“传递温暖,关爱救助”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工作人员为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制作了印有市救助管理站24小时救助热线电话的手提袋,将印制精美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宣传册及救助联系卡等装在手提袋中向过往的市民分发。这一招非常有效,很多市民纷纷驻足了解起救助管理的相关知识。
  “平常在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乞讨者,可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帮他们合适,听说还有一些是职业乞讨者,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分辨。”活动当中,在附近一家单位工作的孙先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市救助管理站办公室主任李静介绍说,职业乞讨者一般都会选择在一些人流量比较大的商业繁华地段进行乞讨,都会说自己有一段非常“悲惨”的经历,然而如果你询问他们愿不愿意去救助站,他们肯定会拒绝。这种情况下,市民最好不要盲目施舍,可以联系市救助管理站。
参与 大学生结伴当志愿者
  很多市民经过详细了解后现场报名当志愿者,想亲身参与到救助弱势群体的活动中。“给我一张志愿者报名表,我也想当志愿者。”潍坊医学院大四学生何雪菲拉着三个同学走过来填写了一张志愿者报名表,并动员其他三人也报了名。
  何雪菲告诉记者,之前对“救助”确实没有深入的了解,但跟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后便萌生了想做一名志愿者的想法。“我在学校学习的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听说在实际救助过程中,经常有一些弱势群体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到救助站接受救助,这时候我的专业就能派上用场了。”何雪菲笑着说。
  “平常我就非常喜欢跟孩子打交道,一直想找个机会到福利院做义工,利用课余时间帮忙照顾那些孩子。”何雪菲的同学石晓天笑着说,希望能通过当志愿者多帮助一些流浪儿童。
  李静表示,救助管理站的志愿者流动性强,主要是跟着救助车对一些流浪者和乞讨者进行心理劝导,像何雪菲这样的“专业人才”加入进来肯定会有用武之地。
市救助管理站 救助热线24小时接听
  李静说,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的主要对象为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市救助管理站成立以来,帮助过的流浪乞讨人员不计其数,这些离不开志愿者的支持,如果市民希望加入到救助弱势群体的队伍中来,可以拨打电话8219025报名。
  当天,市救助管理站还在潍洲剧场对面及富华游乐园对面也组织了同一主题的宣传活动,希望以此来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形成一个关爱关心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社会氛围。
  李静表示,符合救助条件的救助对象可以直接到位于奎文区道口路4号的市救助管理站寻求帮助,也可通过拨打110或24小时救助热线8232335求助。市民发现了符合救助条件的救助对象,也可以直接护送到市救助管理站,或是拨打110、救助热线8232335求助。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本报通讯员 樊东辉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