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子春节前已被限制自由,其妻与刘铁男同时被带走 ◎骗贷10亿元几乎成功,关键时刻情妇为“自保”举报 5月12日,中央纪委透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案件的全貌仍未展现出来,但通过已经披露出的细节不难看出,这是一起突出的官商勾结、官员家属牵扯其中的腐败案件。刘铁男及其妻儿、情妇徐某以及“裙带商人”倪日涛是案件中的几个关键人物。 该案之所以突出,还在于刘铁男和倪日涛等所涉案情复杂,牵扯面广,甚至触及海外并购。另一方面,刘铁男案也表明腐败官员在权力寻租的过程中,在不断变换着方式。 案情复杂 一家三口同时涉案 在以往其他落马高官的案件中,贪腐官员家人牵涉其中的情况并不少见。刘铁男案也同样如此,而且还是一家三口同时涉案。 刘铁男的妻子郭静华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处级干部。2005年12月,郭静华将所持的加拿大绿色资源有限公司(简称CGR)股份转至其当时正在加拿大留学的儿子刘德成名下。把其子刘德成也牵扯进去。 另据报道,刘铁男之子刘德成的3个汇丰银行账户曾经多次收受倪日涛公司的巨额汇款。 2012年12月7日,在罗昌平实名举报刘铁男之后,倪日涛亲自出面回应:“我与刘铁男熟悉,他的儿子刘德成也确曾在自己公司上班,但我和刘铁男没有业务往来,他也没有批复我任何项目,银行贷款我都没有贷到,贷到也是正常合法贷款。根本没有往刘德成账户打钱这回事。并且,当时CGR注册资金才10万加元。刘德成只占10%的股份,而且是实际到位的资金,不是干股,早已退掉股份了,现在已经没关系了。” 2013年春节之前,刘德成被限制自由,先于刘铁男开始接受调查。今年5月,刘铁男妻子郭静华与刘铁男同时被相关部门带走。 一家三口均被调查,似乎表明权钱交易、家属经商的一些证据,已经被中纪委所掌握。 当初倪日涛出来回应举报时,很多人认为如果倪日涛所言属实,刘铁男又无其他违纪事实的话,刘铁男将会“软着陆”。因为涉案金额太少,仅为1万加元,约合6万元人民币,“毕竟,骗贷两亿未成事实”。但是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刘铁男涉及的违纪事件,恐不止于此。 中纪委关于刘铁男“严重违纪”的说法,正是旁证。 还有分析称,CGR的10%股份,价值远不止1万加元,倪日涛的辩解,也许并不足信。
◎关键人物一·情妇徐某 情妇曾是得力助手,最终将刘举报 “情妇”和“裙带商人”两个词在近几年一些官员腐败案件中反复出现,而且这两类人往往是案件的关键所在。刘铁男案就是如此。 帮刘铁男伪造学历 1996年至1999年,刘铁男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担任经济参赞期间,结识了正在日本读博士并兼职翻译的徐某。两人很快发展成为情人关系。 罗昌平在举报中称刘铁男涉嫌学历造假,所指的正是其曾在徐某的帮助下获得了名古屋市立大学“修士学位”。 其实,这只是个荣誉证书,而非学位证书,刘铁男因此请校方在其证书上加上相当于硕士的“学位”字样,并将“可以评价等同”改为“特殊培养授予学位”,但遭到拒绝。在刘铁男被调查后,记者曾与名古屋市立大学取得联系,校方表示,已就此事展开调查,但应该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出调查结果。 刘铁男回国后,徐某也离开日本移民加拿大,但两人之间继续保持着联系。 与家属合做“事业” 2003年,刘铁男转任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司长,他把熟悉加拿大法律的徐某介绍给了自己的妻子郭静华,希望她能帮忙在加拿大成立公司。 2003年6月,倪日涛和郭静华合伙在加拿大卑诗省成立加拿大绿色资源有限公司,倪占90%股份,郭占10%股份。 几乎与此同时,倪日涛还在加拿大独资注册成立山威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山威投资),徐某担任CGR和山威投资两家公司的总裁。刘铁男一家、倪日涛、徐某三方之间因此建立起紧密联系。 据了解,CGR是一家很“虚”的公司,也许就是一家“皮包公司”。山威投资成立以后,倪日涛又着手成立了“山威系”的许多公司,其中包括成为日后刘铁男案中焦点的山威林业。据加拿大财务界人士透露,这些“山威系”公司目前大多处于“空壳”状态,有的甚至从未被真正激活过。 为“自保”而举报 在刘铁男案中,倪日涛在加拿大成立公司的唯一目的就是骗取贷款,其手段复杂、细密,再加上身居高位的刘铁男暗中运作,骗贷几乎得手,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徐某害怕了。 倪日涛当时为收购斯基纳纸浆厂而在国内上报这个项目时,作为公司高管的徐某在很多文件中都有签字。但事后,徐某得知在签字之前,倪日涛已瞒着她把项目收购的金额、转股协议等文件全都作了假。面对数额过于巨大的骗局,徐某感到风险实在太高,不敢继续做下去,就提出了辞职,还亲自找到刘铁男要求他阻止该项目。 令徐某没想到的是,刘铁男竟然站在了倪日涛一边,而倪日涛则认为“徐某知道的事太多”,对她发出了几次死亡威胁。 为了“自保”,徐某从2011年开始向国内媒体寄送揭发骗局材料,后又主动举报了刘铁男更多的问题。《财经》杂志罗昌平手上的举报材料就是徐某提供的。受举报影响,已经出具贷款协议的两家银行并未最终放贷。 据悉,如果没有这些意外发生,刘铁男和倪日涛很可能骗贷成功,两家中国银行和若干家国有企业将蒙受10多亿元人民币的巨大损失。
◎关键人物二·倪日涛 “裙带商人”倪日涛 1955年出生的倪日涛,是温州市洞头县大门岛人。“倪日涛发家的秘诀没有别的,就是利用其政府人脉以入股和合作为借口,在进入国有企业改造过程当中,获取好处。”一位曾追随倪日涛的知情人士透露,倪日涛与不少官员关系密切,一些位居审批链条上的官员或其家属,不时变身为倪氏公司的股东或高管。 在2003年以前,倪日涛结识了在原国家计委任职的刘铁男。 2003年之后,刘铁男转任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司长,倪日涛与刘铁男妻子郭静华的合作也随即开始。 随着仕途“高升”,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刘铁男和倪日涛的关系也更为紧密,双方一起做点“事业”的想法也由此产生。
◎骗贷手段 自己收购自己骗贷 2005年6月,加拿大卑诗省法院通告记载了一桩收购案,被收购方是一家被破产清算的纸浆生产企业斯基纳纸浆厂。倪日涛的CGR先后以429万加元和330万加元的价格,购买了该企业的资产设备和土地,并在2006年6月转让给山威林业。山威林业又以150万加元购得斯基纳纸浆厂的剩余资产。 与此同时,倪日涛也开始运作以自己名下的中竹控股来收购已被山威林业买下的斯基纳纸浆厂。所谓的“山威戏法”正式开演。 首先,倪日涛先想方设法以国家发改委名义致函破产清算人,称“对该项目持欢迎和支持态度”,并以“中国官方支持”为资本,承诺投资1亿加元重建斯基纳纸浆厂项目,换取该企业所在的鲁珀特王子港市政府的税收优惠。 继而,他又以鲁珀特王子港的税收优惠为资本,以斯基纳纸浆厂重建计划为蓝图,向中国进出口银行申请贷款。2006年6月6日,中国进出口银行表示愿意提供不超过7339.27万美元的贷款。 此外,倪日涛还向国家发改委提出申请,请求批准以中竹控股向中国进出口银行和民生银行申请贷款,用来收购斯基纳纸浆厂,并提交了一份由美国评值有限公司加拿大分公司2006年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将该企业资产评估价格估值为2.02亿加元(按当时汇率,约合1.85亿美元)。 事实上,斯基纳纸浆厂早已属于由山威投资有限公司控股的山威林业,山威投资和中竹控股又都在倪日涛名下。 山威投资不到1000万加元收购的企业,却要作价2.02亿加元“卖”给本家的中竹控股,而这笔“收购款”又来自国内贷款。“自己收购自己”,这就是骗贷的关键所在。 本报综合《郑州晚报》等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