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本报在5月29日A11版以《同村俩老人,黑户几十年》为题报道了潍城区于河街道流饭桥村村民王家武与王宗义两位老人年轻时闯关东,回乡后却意外被注销了户口,一直背着“黑户”的名头在流饭桥村生活了30年的事情。报道刊发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帮助。 潍城公安分局于河派出所针对两位老人户口注销问题的实际情况,先后多次派出民警在流饭桥村村委会和村民之间展开调查与取证。5月30日,于河派出所赵所长介绍,王宗义的户籍取证工作已经完成,经调查核实,王宗义确属流饭桥村民,且户口处于注销状态。他们于当日向潍城公安分局户政部门作出了调查报告并提交了落户申请材料。 6月1日,记者再次联系于河派出所了解到,王宗义的落户申请材料已经审核通过,并于当天在村内进行了落户公示,公示一个月之后,王宗义即可实现落户。 王家武的户籍注销情况比较特殊,虽然暂未落户,但也有了解决方案。于河派出所赵所长告诉记者,由于王家武是在黑龙江嫩江县被注销户籍,这给王家武的户籍调查增加了不少难度,于河派出所初步计划在近日特派民警与王家武一起赶赴黑龙江嫩江县进行调查取证,核实情况后将在黑龙江嫩江县为王家武老人重新落户,再将户口迁移回潍城区于河街道流饭桥村。 “考虑到两位老人已经步入花甲之年,无儿无女,且家庭困难,我们会抓紧为两位老人实现落户,这样就可以为两位孤寡老人申请办理低保、医保和新农保等国家优惠政策了。”赵所长说。 (见习记者 刘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