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神舟十号飞船转运现场。 新华社发 |
|

|
|
◎船箭塔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载三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开展空间科学试验 6月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并在天宫一号待12天,这将是飞船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目前,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F遥十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准备工作已就绪 6月3日,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F遥十火箭组合体,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技术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该发言人说,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F遥十火箭等飞行产品自3月底陆续进场后,按照发射测试流程,已完成总装、测试等技术区的主要工作。神舟十号飞船在完成推进剂加注后,与运载火箭吊装对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 3日上午9时,承载着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缓缓驶出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在完成各项技术状态确认后,沿着1500米的无缝钢轨,以每分钟不超过20米的速度,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今后几天,发射场将陆续进行飞船、火箭功能检查和船箭地联合测试等工作,进行最终状态检查和确认后,火箭加注推进剂,择机实施发射。 据了解,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后,将与2011年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开展相关空间科学试验。 目前,航天员飞行乘组已按计划完成相关项目训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5月下旬降轨至对接轨道,在轨运行正常,满足后续任务要求。 五次检查后待命 从5月27日开始,正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神舟十号飞船和长二F火箭发射试验队开始了火箭整流罩合罩工作。 5月28日,正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神舟十号飞船发射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火箭发射试验队,已顺利完成对长征二号F火箭在技术区的第五次总检查,这是火箭在技术区的最后一次全箭电气系统的加电测试。 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介绍说,火箭从完成第四次总检查到船箭组合体转场有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自家的家电放了较长一段时间没有用,我们也要打开看一看有无问题。所以这一次总检查是对火箭电气系统状态的再确认。”荆木春说。 火箭总体副总设计师助理刘烽说,第五次总检查结果表明,火箭各电气系统工作正常。同时,火箭系统、飞船系统近期组织召开了多次双想复查活动,对产品关键薄弱环节认真开展复查,确保飞行任务安全可靠。 ◎新闻延伸 神十将绕飞天宫一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说,在承担的使命上,神九主要是进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实现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突破。 神十虽然还要继续进行与天宫一号的自动和手动空间交会对接,但是其重点转向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相当于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要进一步定型阶段,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天地往返的运输系统。 在具体实验内容上,神十增加了绕飞,也就是神十飞船计划绕着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进行绕飞。这一实验的成功对建造空间站同样非常重要,因为空间站上可能有多个对接口,飞行器要从多个方向与它对接,这就需要对飞行器绕飞进行进一步考核。 总结起来就是,在神九标志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神十将进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 神十发射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将完美收官,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如果“神舟十号”各项任务顺利的话,将意味着中国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已经建成,未来中国航天将进入空间站时代,但未来的任务和挑战还是十分艰巨的。 本报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新闻晚报》、《法制晚报》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