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再访天宫 |
第03版
再访天宫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拉开序幕 ◎在轨时间15天,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太空飞行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1日电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1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拉开序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飞船发射。 11日17时38分,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托举神十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腾空而起,把橘红色的烈焰留在了湛蓝的大漠长空。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等走到工作台前,同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对飞船发射成功表示祝贺,向大家表示亲切的慰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由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箭组成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是世界上目前除了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外,仅有的可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的实用性系统,达到了当代国际同类水平。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工作生活15天。在这次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太空飞行中,神舟十号飞船将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 神舟十号飞船准确入轨。此时,灿烂群星间,2011年9月发射的天宫一号正静待来自故乡访客的再次访问。 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一号开展多项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33岁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将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她将在太空向全国中小学生展示失重环境下奇特的物理现象。 此外,中国将在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建造空间站。 ◎成功保障 40年气象资料保驾 “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前,我军气象部门在发射场、着陆场等点位严阵以待,认真组织气象会商,为发射“金窗口”的选择提供科学准确的预报保障。 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主任张建川介绍,针对此次发射,气象人员研究分析了发射场、着陆场、回收区、测控海域、在轨运行空间等8类区域近40年来的历史气象资料,还派出技术调研组,奔赴四子王旗着陆场和延伸搜救区域,获取10多个一线站点的风、云、温、压、湿和能见度等要素的实时资料,对精准预报充满信心。军事气象专家分赴航天指控中心、酒泉发射场等地,每6小时发布1次短时天气预报,每日发布短期天气预报,适时发布中长期天气预报,24小时监测可能发生的空间天气扰动事件,及时发布预报警报,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十名飞天航天员三位晋升少将 神舟十号 聂海胜 1964年9月出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现为特级航天员。
张晓光 1966年5月出生,现为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
王亚平 女,1980年1月出生,现为四级航天员,少校军衔。 神舟九号 景海鹏 1966年10月出生,大校军衔。现为特级航天员。
刘旺 1969年3月出生,现为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
刘洋 女,1978年10月出生,现为四级航天员,少校军衔。 神舟七号 翟志刚 1966年10月出生,大校军衔,现为特级航天员。
刘伯明 1966年9月出生,大校军衔。现为特级航天员。
景海鹏 1966年10月出生,大校军衔。现为特级航天员。 神舟六号 费俊龙 1966年5月出生,少将军衔。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特级航天员。
聂海胜 1964年9月出生,少将军衔。现为特级航天员。 神舟五号 杨利伟 1965年6月出生。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11日17时38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搭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执行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此前,已有8名航天员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算上神舟十号飞天,我国共有10名上天航天员,其中3人已晋升为少将军衔。
迎来首位飞天将军 神舟十号是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发射,此前,包括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刘洋在内的8位航天员曾飞天。 值得注意的是,担任神舟十号指令长的聂海胜是我国首位飞天将军。2011年6月,神舟六号航天员聂海胜和费俊龙同时晋升为少将军衔,加上2008年7月晋升少将的首位“飞天英雄”杨利伟,我国目前已有3名飞天航天员晋升为少将。 此次搭乘神舟十号飞天是聂海胜第二次飞天,他坦言,与神舟六号相比,这次任务飞行时间更长、空间试验更多,风险挑战也更大。聂海胜表示,神舟六号任务结束后,就时刻准备着再次出征太空。 此次又是男女搭配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时,是单兵作战。此后,中国的载人航天进入“集体行动”的时代。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搭乘神舟六号飞船完成多人多天载人航行;2008年9月25日至27日,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载神舟七号飞船完成飞天任务,翟志刚担任飞船指令长,成为中国出舱活动第一人。 此后,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行进入“男女搭配”时代。2012年6月,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驾驶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刘洋也成为我国第一位飞天女英雄。此次又有一名女航天员。
第一位将军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被授予“航天英雄”称号。 一时间杨利伟成为公众人物。2008年7月,杨利伟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中国航天员队伍里的第一位将军。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他说,从神六任务开始,我在作为航天员参加训练的同时,作为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承担了选拔和训练的管理工作。 如今,杨利伟有着多重身份,他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首个太空邮局的局长。
三吻天宫仍有新意 继神八、神九之后,神十再吻天宫。神十肩负的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不但在技术细节上进行了调整,同时也增设了绕飞、太空授课等新亮点。
1 新乘组 平均年龄43岁,神九组合平均41岁,但神十首次出现80后女航天员。 2 在轨时间更长 长达15天,神九13天。神十将进一步考核验证人在太空的生存能力,及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3 首次应用性飞行 本次是应用性飞行,将为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服务。此外,将安排天宫一号地板更换、还有密封圈更换等在轨维修操作,为空间站建造奠定技术基础。 4 太空授课 由王亚平主讲,是中国首次开展的太空科普教育活动,将通过天地互动形式,为大家展示一些在失重环境下的奇特物理现象,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上一堂实实在在的“太空物理课”。 5 绕飞 神十飞船计划绕着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进行绕飞。这一实验的成功对建造空间站同样非常重要,因为空间站上可能有多个对接口,飞行器要从多个方向与它对接,这就需要对飞行器绕飞进行进一步考核。 6 医监询问 从以前的早上询问改到晚上,医学检测也由过去每天一次,改为三天一次,检测项目精简。这样能保证他们的体力,避免因为工作项目或者工作量偏大给他们造成疲劳。 7 更大自主权 给航天员足够自主空间,各人根据自己情况,安排时间进行实验等。 8 不值夜班 神九完成飞天任务后发现,飞行组合体飞行稳定,因此神十晚上不需要人值班,都可以休息,避免疲劳。 9 个性食谱 与神九相比,有更丰富营养的食物安排,根据三位航天员的口味,专家制定了个性化食谱,新增了新鲜水果、小米粥、粽子等多种太空食品。 10 多方式记录 进行记录器、相机、摄像机等多种方式记录太安生活的实验。在轨的图像、要下传的图像,最主要还是靠手持摄像机拍摄出来的效果。比如说在太空授课过程中,张晓光就承担摄像的工作,他就是通过手持摄像机来进行拍摄。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