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收的小麦成了“囚徒” |
◎承包户种树、设铁丝网,将8户村民麦田包围 ◎麦子熟了却收不了,村民担心被逼出租田地 |
|
|
站在铁丝网外,看着成熟的麦子村民很无奈。 |
|

|
|
现在正是小麦收获的季节,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岞山街道留戈庄村的8户村民却焦急不已,眼看着小麦成熟却无法收割——他们的麦田被人用铁丝网和树木围了起来,麦收机械根本无法进入麦田。6月13日,该村的8户村民焦急地向记者反映,设铁丝网、种树的不是别人正是这片地的承包户,他们认为这是逼着他们把地租出去。
现场 麦田遭到四面“包围”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该村东北侧的一片农田,地里的小麦已经成熟,望上去一片金黄。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在这片农田的南侧发现紧贴农田里一处玉米地的地边上,从东到西大约200米长都安装上了高约1.8米的铁丝网,不仅收割麦子的机械,就连人都无法从此处进入。铁丝网内玉米地北侧就是大片已成熟的小麦。 “这处玉米地原先也种着小麦,今年春天时,这块麦地的村民把地承包了出去,承包者把麦子翻了,前段时间种上了玉米,同时在玉米地边围上了铁丝网。我们家麦地这就被连带着圈围起来了。”挨着玉米地的北边麦田的主人孙先生无奈地说。 孙先生告诉记者,这一大片农田西侧紧邻着铁路,麦收机械无法从此处进入田地;东侧的地头边,从南往北全是高大的松树,树空之间可以走人,却无法通行麦收机械;而北边则是一堵围墙,现在南边又设上了铁丝网,这片田地四个方向全被围挡起来。 “这种情况,我们怎么收割麦子啊?”在现场,其他几户麦地被围困的村民也纷纷向记者诉苦。 “这一大片地足有百亩,是我们的口粮地,其中大部分被承包户承包去了,只有我们8户的10多亩口粮田还没有承包出去,现在,只在这片地的中间位置有一出入口,供那承包户出入。”在村民们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这片田地东侧的中间位置,成行的松树中间有一处宽约3米多的小路,小路两侧有的地看起来刚耕了,有的看起来刚浇灌了,在这些地的里面是成片的成熟麦田,麦收机械要进入麦田,必须要经过这些地,而据孙先生介绍,这些地都是承包户的。 村民说 这是逼着外租口粮田 在现场,记者见到了一位正在田地内带着人劳作的老人,他是承包户的亲戚。 当记者询问承包者为何要把这块地的南侧安设铁丝网,导致这八户村民无法收割小麦、无法运输时,这位老人说,他们承包这片地是和村委打交道,村里是将整片地承包给他们的,他们有权在自己的承包地界上安设铁丝网。虽然还有少数村民不同意将地承包给他们,仍在这片地上种小麦,但现在那部分村民小麦无法收割、无法运输,与他们承包方无关。 记者随几位村民绕过承包户承包的田地,来到了他们的麦田内,记者拔下几个麦穗,看到里面的麦粒均已成熟。 这8户村民对记者说,这片地都是他们村里的口粮田,以前,每到收获的季节,他们收割、运输农作物非常方便,因为田地的东侧紧挨着大路,以前这里并没有栽绿化树,并且南侧也没有被人围上铁丝网,农业机械进入田地非常畅通。而今年3月份时,村委的工作人员找到在这片地上有口粮田的村民,称有人要承包这片地种树,动员大家把地承包出去。后来,大部分村民都同意了。 “当时的麦子都三四十厘米高了,答应往外承包的村民家的麦子全被翻了,很可惜。”这8户村民说,这是他们的口粮田,没有了口粮田,他们就没有粮食吃,所以他们没有答应。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地头上都栽上了高大的松树,而且很密集,根本没有给他们的地头留口,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弯着腰从树空中穿行。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大约一个月前,南侧又安设了铁丝网,他们的田地完全被包围了。 “我家的3亩麦子都熟了,再运不出来,真得全洒在地里了,用不了几天,麦穗头就要掉了。”74岁的孙堂淑老人激动地说。 “他们这样做,明显是强迫我们也把地承包出去,怎么能这样啊?”孙志业、孙建本、王富第、孙亮本等麦田被包围的村民们担忧地表示,不仅这次麦收是难题,以后种玉米、种小麦再收获时,还是难题,他们很担心真的要在这种逼迫下不得不把口粮田承包出去。 村委 先协调将小麦收割运出 对于此事,该村的一位村干部说,这件事他们村也说了不算,这是街办上安排的,大多数村民都同意将地承包出去,虽然他们村里对此事曾做过大量工作,但这几户村民还是不同意。对于目前这几户村民家成熟的小麦无法运出的情况,他表示,会协调此事,先让村民把麦子收割、运出,再协商解决承包田地的事。 随后,记者又电话联系到了岞山街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方说,他不是很清楚此事,但他将此事记下,会尽快汇报相关领导落实处理。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