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骗钱12万,全投到传销上
轻信网友同贩西瓜 吉林女子钱被骗光
她放弃红火生意,办康复学校
2013年0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骗钱12万,全投到传销上
  犯罪嫌疑人韩某接受讯问。



◎寒亭一男子蹲看守所仨月,出来后吹嘘能“捞”人骗活动费 ◎为了干传销还卖掉自己的厂子,最后隐姓埋名逃亡两年多
  寒亭男子韩某以能找到关系替他人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诈骗12万余元,但他并未把这些钱花在自己身上,而是全部投到了传销组织中。为了干传销,他还把自己开的汽修厂卖了,但也没挣到钱。因为诈骗,此后韩某隐姓埋名“浪迹江湖”,最后被公安机关抓获。记者从滨海警方获悉,6月14日,犯罪嫌疑人韩某已被移送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蹲看守所长了“见识”
  今年34岁的韩某是寒亭人,2009年3月因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被刑事拘留。韩某在看守所里待了3个月,期间认识了同是因交通肇事被关押进看守所的赵某。后来韩某赔付了死者家属一部分钱,因为他的车入了保险,保险公司也赔付了一部分钱,最后韩某和死者家属达成了民事调解协议,并得到了死者家属的谅解,被法院判了缓刑。
  韩某从看守所出来后,大体知道了处理交通事故的流程,他认为只要能赔偿死者家属,法院一般就会判缓刑,于是就在外面吹嘘自己能找关系处理交通事故,“可以找关系少花钱,尽快把人弄出来”。赵某从看守所出来后,韩某又对赵某吹嘘了一番。
  2010年8月,赵某的朋友孙某因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进了看守所。孙某的妻子张某找到赵某,希望能帮忙找关系处理此事。此时赵某很快想到了韩某,于是打电话把此事和韩某说了一遍,因为韩某当时在外地,便约定几天后和张某见面。
  韩某回到潍坊后,和张某、张某的公公婆婆等几人一起吃了顿饭,张某把她老公孙某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情况原原本本告诉了韩某。韩某很爽快地称,这是小事,自己能够找人处理,很快孙某就能出来。
诈骗钱财全用于传销
  就这样过了几天,韩某打电话给张某,称办理过程需要资金让她准备一些钱,并约定在赵某家见面。几天后,张某领着公公婆婆来到赵某家和韩某见面。在吃饭时,张某把2万元现金给了韩某,希望他能“费费心”。此时韩某已在广西桂林参加了传销组织,他认为传销可以挣大钱,就把这2万元投到了传销组织中。后来韩某又多次以处理事故为由,给张某打电话要钱,张某又先后十几次往韩某的银行卡里打了共计10万元左右。韩某又把这些钱全部投到了传销组织中。
  张某当时只指望着韩某能把老公赶紧“弄”出来,并没有多想。但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孙某并没有和死者家属达成民事调解协议,最终被法院判了实刑。后来张某又给韩某打了多次电话都没打通,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2010年10月份,张某来到滨海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报了案。接到报案后,民警马上将韩某列为网上逃犯,并多次到韩某家做工作,但都没有效果。后来经过办案民警一系列侦查,于2013年4月30日将韩某抓获。
逃亡的每天都提心吊胆
  经民警讯问得知,韩某以前开过货车,有了点资金后在滨海经济开发区开了一家汽修厂,最后竟因为参加传销组织需要用钱,把自己的汽修厂卖了。韩某参加传销组织也没有挣到钱,又因为自己骗了别人钱就逃跑了。韩某每逃到一个地方都会隐姓埋名,在工地上干过建筑,给别人开过车,还在公司干过职员,但干每一份工作的时间都不会很长。韩某在外逃亡的两年多时间里,每天都是提心吊胆,一直害怕被发现。
  6月14日,记者从滨海公安分局了解到,犯罪嫌疑人韩某已被移送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文/图 本报记者 陈怀禹本报通讯员 刘朋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