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6月19日,记者从昌邑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昌邑市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总目标,着力搞好总量登记认定、开展针对性就业服务、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等四方面,力促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 “要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首先要完善调查机制,搞好登记认定。”工作人员介绍说,昌邑市人社部门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公共就业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状况变数大、动态性强的特点,经常组织开展调查摸底,重点掌握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建立起内容详实的基础台账,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劳动99”三版信息系统,实现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动态管理和登记认定。 其次是开展公共服务,稳定动态消零。“我们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切入点,推动岗位、政策、技能、服务四直通。按照‘出现一户、帮扶一户、就业一户、稳定一户’要求,积极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的“双零”家庭开展针对性就业援助。目前,我市城乡“双零”家庭全部实现动态消零。”工作人员介绍说。 另外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就业能力。据悉,昌邑市以打造“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的四单式培训模式为框架,将就业困难人员全面纳入就业技能培训范围,提高就业困难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最后是用活用好公益性岗位,全面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和优先安置就业。 (记者 赵春晖 通讯员 马言邦 刘剑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