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辛亥老人刘大同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富绅弟子北漂 首测长白地界
2013年07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绅弟子北漂 首测长白地界
   刘大同(左一)勘察长白山三江源时留影。
  安图县为刘大同所立的塑像。



  刘大同的名、字、号多达十几个。现经搜集,这十几个名号是:刘建封、桐阶、石荪、天池钓叟、刘大同、疯道人、风道人、老颠、颠颠、颠、懒道人、芝里老人、芝里先生、芝叟、百花洲客、珠泉山庄主人、不朽山庄主人,等等。这些名、字、号如花扑眼。他早年曾任奉天候补知县,1909年(清宣统元年),清政府在长白山区新设安图县治,刘大同出任首任知县。主政安图两年多,移民垦荒,发展农业;铺路筑桥,开辟交通;兴办工商,创立学堂;始创林警,保护和开发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他还兼任松(松花江)图(图们江)两江林政局森林警卫队统带,为他日后发动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

出身富绅之家,下关东赴奉天任候补知县
  公元1865年,清同治四年农历十二月十九日,刘大同出生于安丘县临浯乡(今并入景芝镇)芝畔村。第一文凭秀才。刘大同之祖,不少出版物往往把他列于邻县诸城逄戈庄(该地现又属高密市)的名门望族刘姓。因那一支刘姓族人中出了两位有名的祖先——刘统勋、刘墉。但这里该批一批写作者,只顾攀高结贵,不惜把人祖宗弄错。
  关于刘大同的先祖,咸丰六年的《刘氏族谱》再清楚不过地写着:“余先世为直隶枣强县刘家廿村人也,自洪武二年迁临浯占产,后四世祖刘彦义自崇祯八年(1635)迁芝畔庄”。刘统勋是1698年生人,迁芝畔的刘氏族人比他早60多年就来了,大同怎么会成了他那一支的后人呢?除非再往上找,应那句俗语,“一棵树上两著花,五百年前是一家。”
  刘大同的先祖比刘统勋、刘墉是差了些,但也就是没当官而已,不过还能凑合。大同的父辈很会过日子,家境殷实,光置下的田产就有一百多亩,是名符其实的“地主老财”。
  大同28岁那年,结发妻子李氏病故,他决定离开芝畔“闯外”。对于“闯外”,刘大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黑水白山堪逐鹿,柳边榆塞也成春。
  故乡地小难为用,朔漠金多漫认真。
  一句“故乡地小难为用”,道出了离乡原因。大同为了心中的理想舍弃了家乡优裕富足的生活,向着北方出发了。
  大同先后去了两个地方。一是风云际会、气象万千的北京。在北京干啥呢?交朋友,玩古董,写文章,赏字画。有一次,他上古玩“鬼市”(古玩界术语,天不亮时的交易场所)购得一玉茄,乘骡车回返时,连人带车翻于桥下,玉茄碎,人却安然无恙。故以后他很喜欢买玉,同时在辨玉、盘玉方面颇有造诣,写出了专著《古玉辨》。在燕京期间,一行一动还带着仆人,一副公子哥的派头。
  一个阶段后,刘大同忽然觉得,自己还能当官。不过在京城试了几回,无人赏识。不能把才华烂在肚子里!他决定去神秘博大、飒飒风急的奉天(即沈阳)。山东历来就有闯关东的传统,在那个地方,穷人都能找着饭碗,何况自己——地主子弟、堂堂秀才!
  可当官哪那么容易,它是有门槛的。众所周知,封建社会,仅有秀才科名,还不算是官吏。要当官还得往上考,还得参加省考中举人,最后再考上进士,才算是戴上官帽子了。但这进士,三年一回,名额有限,产量很低。更主要的是,光绪时科举废了。想当官就得另外想办法。后来刘大同便以捐纳的形式,得到了一个“候补知县”资格。

勘察长白山三江之源,留下珍贵史料著作
  到了1908年,时为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暂委派刘大同一个临时差事:以奉(天)吉(林)勘界委员的身份,勘察长白山三江之源。此时,距他买官已过去整整十年了。
  徐世昌和刘大同同属国学功底深厚的文人,他让刘大同干这事,不只是有文人相惜、拉他一把的意味,也是他眼光比较长远有见地的体现。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刘大同写出了《长白山江岗志略》《长白设治兼勘分奉吉界线书》《中韩国境说》《间岛辨》《长白山灵迹全影》《白山纪咏》等著作,绘制了长白山江岗全图,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的疆域,也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其中《长白灵迹全影》被当时的东三省总督锡良写了奏折,进呈给傅仪帝。现天池(包括天池)周围十六峰皆系刘大同命名,个个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山顶似帽子的命名“冠冕峰”;山石赤黑状如人胳膊的命名“铁臂峰”;门形的命名“龙门峰”;柱子形的命名“玉柱峰”;峰起双尖、中间一线的命名“天豁峰”,每个身临其境者看着眼前形状,听着这名字,马上就能想到一个成语:豁然开朗,确实有不可思议之趣!
  长白诸峰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并广为游客赞颂。另外还有一座山峰被命名“芝盘峰”,据说是因盛产灵芝而取其名,可它显然蕴含了他的故乡情结。
  此次勘察,刘大同率队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最危险的一次是在过木石河时,从马上跌下坠崖。刘大同自己这样记述:“余寻三江源,至河上坠马崖下,腹背受伤,危而复苏,露宿河边。休四日饮山羊血、虎骨胶始就痊。”
曾任安图县首任知县,政声卓著百姓赞誉
  宣统元年(1909)十二月,清廷决定新设安图县。清代安图这个地方,属奉天省长白府,交通闭塞,距府又远,治理不便。当时日本又蓄意挑起了“间岛事端”,国境出现争议。间岛,原名垦岛,系图们江北岸吉林延边自治州和龙县境的一块很小的滩涂,自古是中国领土。当时大批朝鲜移民越界来此垦植,韩日单方面认为此地属他。日本见有机可乘,别有用心地把延吉、汪清、和龙、珲春四县都说成间岛,妄图一举侵并这些地方。为确保国界安逸完整,光绪三十四年,徐世昌安排了那次勘察,实际是为设县做准备。徐世昌离任,接任者锡良正式写了奏折:“奉省新设长白府,西尽鸭,东接图们,中抱松花江,处处与韩毗连。而三江相距各数百里,有鞭长莫及之势。前督徐世昌派员分往调查,现据呈报前来,臣等一再考虑,拟即于图们江上源,自红旗河以西,北循省界,南至石乙水,设一县,名曰安图县,建制于红旗河西南岸。”
  朝廷准奏。刘大同被任命为安图知县兼统带松图两江林政局军队。
  由于是新设,一穷二白。县驻地没有城墙,没有炮台,只围绕县街挖了5尺深的壕沟,以兹防守。县公署则是23间草房,四周竖着木板作障。全县地大物博,可人烟寥落,民户星稀。
  刘大同于宣统元年十一月到任,民国元年九月离开,算起来虽不足3年,然政声卓著。关于他任上的政绩,原中共延边自治州委常委、秘书长于晓峰的一篇撰文可概括:
  安图县第一任知县刘大同在安图的历史片断和政绩政声,影响历久弥远。在任三年,他招民垦荒,力举农业;他创设林政,发展林业;他重视教育,成立劝学所;他力倡商业,建立商务所;他开发交通,修建官道;他开通信息,设立邮政……可谓“政声卓著,百姓赞誉”,“历任东督皆敬重之”。时至今日,安图人仍能从这位首任知县的辛劳和政绩中感受到丝丝福泽。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