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辛亥老人刘大同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革命身体力行 携子暗杀袁贼
2013年07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革命身体力行 携子暗杀袁贼
      晚年刘大同
   讨袁时期的宣传图画。




  在气愤孙中山出让总统后,刘大同与儿子一起赴京暗杀袁世凯,在这次行动中,父子几乎同殉革命。1922年春夏之交,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陈炯明背叛革命,拟用一个“混成旅”突袭孙中山的居所,而作为陈炯明顾问的刘大同因为洞悉此事,很自然地戴上了一顶“与陈炯明一起加害孙中山”的大帽子,因而他在辛亥革命期间所做的事情便人为地被抹了黑,甚至完全被摒弃。查阅权威的辛亥革命史,翻遍《孙中山全传》,从头至尾,你找不出刘大同三个字!历史不能简单化。深入思考,方可知其究竟。
多次亲历战阵,并与儿子组织暗杀袁世凯行动
  孙中山曾策动了十次革命(成功了一次。而这一次就是辛亥革命,与他并无直接关系),但只有一次亲自参加,余者皆是在国外“遥控”指挥。反观刘大同,多次亲历战阵。在安图独立指挥与清军作战那次不说,他在气愤孙中山出让总统后,与儿子一起赴京暗杀袁世凯,父子几乎同殉革命。
  当时,刘大同虽然为出让总统一事指责了孙中山,但考虑到木已成舟,怒火也就不再撒到孙中山身上了,而是积极组织“倒袁”的暗杀活动。刺杀袁贼重要走狗上海郑汝成而闻名的王晓峰、王铭山两位烈士,就是刘大同“平民社”的成员。“平民社”自始至终参与了奉天独立运动,指挥了琅玡之战和辽阳之战。1913年他与儿子刘次彭亲自赴京,寻摸数日,经“踩点”勘验路线,摸清了袁世凯每天晚饭后必到庭院散步的时间与路线,父子决定从红墙外向内投掷自制炸弹使袁世凯毙命。是日,当隔墙听到袁已靠近,刘次彭便奋力将炸弹扔了进去。可惜炸弹未响,墙内顿时声音嘈杂,乱作一团。袁世凯大惊,下令全城戒严盘查。刘大同与儿子不等戒严令生效星夜出城,回了大连。
  刘大同这个叫刘次彭的儿子,是刘大同早年去世的结发妻子李氏生的,李氏生的一男三女四个孩子,有两个投身到了父亲的革命事业,其中独子刘次彭最为得力,多次与父亲出生入死,赴京炸袁,辽阳与琅玡战役,他都没落。1926年,次彭在上海家中被捕。当时本是要抓刘大同的,捕快问:“谁是刘大同?”刘次彭见来势不对,抢在父亲回答之前马上说:“我就是。”捕快指着刘大同问:“他是谁?”“噢,那是我家请的教书先生”。这样,次彭替父坐了牢,关进了上海龙华监狱。后虽然被营救出来,但身体自那以后每况愈下。并先于父亲在天津去世。刘大同悲痛万分,多次为他赋诗作画。
  刘大同与儿子组织的暗杀袁世凯行动虽然没有成功,但也使袁世凯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加重了他的恐惧和惊慌心理,这位当时中国的最强势人物,只做了82天洪宪皇帝,便睡不着觉,撒不出尿,靠插管子通小便,终于在1916年3月22日这天暴怒死去。谁能敢说,暗杀活动没有加速他的暴毙呢。
知悉孙中山将蒙难,转信学生孙墨佛及时搭救
  1922年6月中旬,孙中山回到广州,即让陈炯明前来议事。陈回电表示待命即行。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陈炯明接受了外国列强的收买,秘密勾结吴佩孚准备置他于死地并取而代之。当时,陈的顾问是吴佩孚派去的柳忠庆。吴还联络了山东的海军总司令温树则,让温配合陈的举事。不过,温树则“心向革命”,实际是孙中山的人。当时,吴、陈暗中调动了4000人马急驻省垣,准备炮轰大元帅府。而孙中山大元帅府仅有少量卫队,不足千人,武器也不行。于是孙中山立陷危机之中。吴、陈还筹划,此举要假以“兵变”之名,然后造谣孙中山“遇难”,好欺瞒天下。还商量在孙死后开一个“大追悼会”。
  也就是在这时,也是陈炯明顾问的刘大同恰好来到陈府。按照这个时间,陈、吴进攻大元帅府的计划是事先就已预谋好了的,刘大同是恰好赶上,知悉了此事。所以,不能将刘大同划归为陈炯明举事的同谋。听到刘大同来了,刘大同的学生孙墨佛急往拜望(见相关个人回忆录)。孙墨佛23岁的时候,是经刘大同介绍,加入的同盟会结识了心仪已久的孙中山,成为孙的“铁杆粉丝”。6月15日这天,孙墨佛来到刘大同处,二人共进晚餐。席上刘大同突然对孙墨佛说:“吃完饭,为我撰写一幅挽联!”孙惊讶地问:“给谁?”刘说:“是个大人物……”此时,孙墨佛已明白。老师刘大同与孙中山,在日本时就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但说到了水火难容这种地步,他还是不相信的。但对陈炯明,孙墨佛早有防备之心。他清楚这个人一定可以干出这事。听到老师道出写挽联时,他很快决定,时千钧一发,决不能让此事发生。于是饭毕他顾不上休息,也不提写对联的事,出门直奔总统府,先告知秘书长谢持,谢不信,见孙墨佛一再相告,谢只好领他谒见孙中山。中山听从了孙墨佛的劝告,自己与谢及数卫士出了便门。孙墨佛又找到温树则,先帮孙中山一行登上“宝壁舰”,待接出宋庆龄后转上“永丰舰”,加速驶向了海湾,孙中山脱险了。
  这就是传言中“加害孙中山”的经过。从实际结果看,却是关键时刻刘大同有意无意在搭救孙中山!
  这事说来有诸多蹊跷。刘大同明明知道孙墨佛的身份以及和孙中山的关系,却为什么要向他透露这么重大的机密呢?孙墨佛挽联也不写,要匆匆出门,刘大同为什么不加阻拦?这些都耐人寻味。可惜,后来这事二人都不再提及,生性坦荡无心机的刘大同更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事情的真相就这样烂在了他俩肚子里。
  后人转述的孙墨佛相关回忆,已有出入,不可完全采信。从刘大同当时这些反常举动看,不排除他有故意转信搭救孙中山的可能。他自己与孙翻了脸,以他倔强的性格,不会再去接触孙中山,孙墨佛来了,让他代自己通风报信最为合适。后人转述孙墨佛急往拜望,显然得要有个前提:为什么要急往?如果不是接到刘大同通知或特别叮嘱,他怎么会知道老师在陈炯明处而要急往呢?其实,刘大同与孙中山闹矛盾,再怎么也超不出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何况还有这么多“蹊跷”没破解。

离开孙中山后境况不好,闻袁遭天诛酣睡三日
  提议出让满蒙给日本一事5年之后,孙中山才对此事有了深刻反思。由于他的“放弃满蒙”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一厢情愿,他的“备忘录”不仅没得到兑现,还存在日本政府拿不回来了,因而追悔自己刚愎自用,留下话柄。而孙中山对刘大同的认识,也有了变化。觉得他是个有头脑的人,于是派人去广东海澄驼浦镇,力邀他“出山”,但固执的刘大同“不肯往”,二人的裂痕由来已久,不是能轻易消除的。在革命党的组织原则上,刘大同早就产生了一定反感。孙中山为了加强革命党人的组织纪律性,过分突出了权威政治。比如他手订的中华革命党入党誓词就有“愿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利,随从孙先生再举革命……永守此约,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极刑”。在《中华革命党总章》中,他按照入党时间分成了首义党员、协助党员和普通党员,在革命成功后分别为元勋公民、有功公民、先进公民。这三种公民参政、执政的权利是有着明显等级的。
  对其一,刘大同虽然在誓词上按了手印,发了誓词,但内心极不舒服,他隐约觉得,这里面洪门帮会的味道太浓了。对其二,更是认为与自己一贯倡导的民主、共和、大同的理想背道而驰。
  曾是东三省《民报》主编的赵中鹊评价刘大同:“……山左望族,重道德,持大同主义”。刘大同更是早就宣扬:“治国无二策,端在救平民”。孙中山分等级的做法,自然不符他这一政治理想。
  离开孙中山后的刘大同,身体处境都不甚好。特别是闻听袁世凯遭天诛,他竟酣睡三日,结果醒来后左耳完全聋了。这也是在革命党人中绝无仅有的事情。按现在医学解释,难道是神经系统高度兴奋致脑部血管痉挛波及到了听神经中枢所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