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人文潍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温馨幸福的成长港湾
2013年07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馨幸福的成长港湾
  1992年,作者在广州参加思想政治研讨会时的照片。 1955年,作者(后排左二)与部分烈士子女合影。 1956年春节,作者(前排左一)与部分烈士子女合影。 1956年春节,作者(前排左一)与部分烈士子女合影。 1987年,作者(前排左三)所在的青州党校八五级电大班支部、班委合影。 作者(前排右二)现在的全家福。



  当年的昌潍专区烈士子女学校,是我人生的启蒙阶段,是我生长的摇篮,是我难忘的母校。现在虽然已过去了五十多个春秋,但我对她一往情深,她是我日夜魂牵梦萦的地方。
  学校 环境优雅伙食好
  昌潍专区烈士子女学校,创办于1952年冬,隶属于当时的昌潍专员公署民政处。我是1953年春节后,由益都县(现为青州市)民政科送入学校的。当时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新环境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好奇,我仿佛走进了一所乐园。
  学校位于当时的潍城西门里路南,教学设施简陋,没有上课的教室,学生要到潍坊十三小上课。为了改善教学环境,1953年6月,学校搬迁到潍城南20华里的大崖头村白浪河畔(原潍坊鲁明造纸厂厂址)与潍坊机场隔河相望。这里的环境优美,夏季,整个河畔绿树成荫,花木扶疏,瓜果飘香,景色宜人。春天,桃、李、杏等树次第开放,鲜艳芬芳。既是到了风雪的寒冬也照常使人感到温馨舒适,惬意无比……
  校园面积约8000平方米,房屋百余间。教室、办公室、阅览室、食堂、宿舍、浴池、操场等设施应有尽有。校内高大的杨树、柳树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有许多的水泥桌、水泥凳散落树下。傍晚,同学们在这里可以静静地阅读,可以悄悄地谈心,或独自一人默默地向往自己美好的未来……
  优越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是当时任何一所公办小学所无法比拟的。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快乐幸福地度过了三年。母校牵着我童年的梦想,连着我青春的抱负,蕴藉着我心中的感情,启开了我人生的蒙昧,引出我人生的迷惘,学业得到了增长,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思想品格得到了优化。三年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了人生道路既是光明的,又是坎坷不平的,应该时时刻刻有心理准备,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扬帆起航,驶向人生的光辉历程。
  我刚入校时,年仅12岁,由于从小没有父母的严格教育,自控能力差,有时会做出违反学校纪律的事来。一次午睡时间,我偷偷地跑出了宿舍,来到了大街上玩耍,热闹的市容,宽阔的马路,川流不息的人群,我觉得比在床上睡觉强多了。值班老师午休检查时,发现我不在宿舍就到大街上找到了我。老师没有当众批评我,而是拉着我的手回到了学校,先倒了一杯凉开水给我解渴,又用一块热毛巾给我擦汗。老师的举动使我感觉很不好意思,我表示以后一定遵守学校的纪律,有事请假决不私自外出。
  那时我们这些孩子,并不知道谁是校长,谁是主任,我们一律称他们老师,总觉得老师这个名称最神圣。他们热心地为我们服务,既是我们的老师,又像我们的父母。学校的饭食也挺好,全部是精米、白面,馒头、包子、米饭、面条是主食,鸡鸭鱼肉调剂供应,虾酱炒豆腐、凉拌肉皮萝卜丝等时令小菜不定时地供应。可口的饭菜。保证了我们当时正在长身体的半大小伙子的营养需求。
老师 和蔼可亲负责任
  刚入学时,同学中有的面黄肌瘦,有的精神萎靡。一年后,人人都变白变胖了,我的体重由六十多斤长到了九十多斤,身体也长高了两公分多。入学后,每人发了一件棉大衣、职服袄、职服裤,一双白力士鞋。我们的衣服是每人每年三单一棉,鞋袜五双,另外肥皂、香皂、牙刷、牙膏、雪花膏定时发放。每次做衣服时,学校都是选上乘布料,到社会上聘请裁缝师傅来给我们量身做衣,做出来的衣服即合体,又美观,款式也很朴素大方。               学校的王克昌主任,中共党员,济宁人,中等身材,他白净的脸上总是露出可亲的笑容。于乃芬老师,30岁,中共党员,昌邑人。她那颀长的身材,白皙的面庞,好看的鬒发,着实令人喜欢。他们视我们如自己的孩子,对我们的生活尽心尽力地进行帮助。
  王老师、于老师还利用星期天,组织我们去潍坊新华影剧院看电影,丰富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我记得在1953年夏天的一个星期日,于老师带领我们去看了一场有关解放战争的电影。去电影院前,我们人人穿上新夏衣,浅蓝色的短袖褂,茄色袜子,白力士鞋。男生穿花布短裤头,女生穿花布裙子,人人要把脸洗干净,搽上雪花膏,脖子上系一条红领巾。
  入场前,人人分到了一个大桔子和一张电影票,然后对号入座,秩序井然。随着电铃声的响过,天棚上灯光的熄灭,银幕上出现了可敬的英雄形象,引起了我们这些烈士遗孤的共鸣。看电影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继续和有益补充,对我们继承革命遗志,当好革命接班人,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我们的课余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教数学课的是学校的王振玉校长,中共党员,潍县人,40岁左右,身材高大,黝黑的脸膛,闪着睿智的目光,讲话通俗易懂,讲课善于运用直观教具,同学们都爱听他的课。每周一次的校会,也都是由他讲话。给我们讲的最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英勇斗争史,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史。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在1953年国庆节晚会上,王振玉校长向全体师生讲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时,吐字特别清楚,声音特别洪亮,声情并茂。在这几场战役中,虽然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的演说声泪俱下,在场的所有师生都为之感动。使我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下定决心努力学习,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去完成父辈尚未完成的事业,争当可靠的接班人。
  王振玉校长不光教育我们要学好各门功课,将来准备参加祖国建设,还引导我们走向社会,向工农学习,了解社会,增长才干,“读无字之书”。他先后组织我们参观了坊子煤矿,了解工人对社会主义的贡献和他们劳动的艰辛,革命烈士子女要带头尊重工人阶级。我们在参观农业合作社庄园后,认识到了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的重要性,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觉悟。
  教语文课的孙慧先老师,三十出头的年纪,潍城人,白净端庄的脸上,架一副淡黄色镜框的眼镜,说话口齿清晰,声音响亮,不苟言笑。他教课踏实,国学功底深厚,同学们都愿意听他讲课。课后他喜欢同我们一起做游戏,打篮球,有时同我们一起用餐,同学们都视他为父兄。1953年7月,孙老师突然生病住院,同学们成群结队去医院看望他。他真诚地挽留大家,当天中午他安排人用潍坊风味的红烧肉犒劳了我们。
  王好林老师,年轻的他从益都师范毕业。美好的年华,有着年轻人上进的信心,政治上表现很优秀,写作课教学也特别出色,同时又精通乐理,歌唱得特别好听,使人感到余音绕梁。除认真上好语文课外,课后辅导学生练习写作,给学生面对面地批改作文,学生们的作文提高很快。同学们拿他当好朋友和老大哥。王老师对我尤为体贴关心,他手把手地教我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写作水平。每天课外活动,他领我去阅览室读好的文章,背诵名篇佳作。
  1954年中秋之夜,我与王老师漫步在崖头村的田间小路。我敞开心扉,向他倾诉了我的不幸身世,我父亲李曰龙,早年参加八路军,家母远走他乡,不到一周岁的我由父亲的干娘李善富继养,祖孙相称。1948年我父亲在潍县战役中牺牲后,我由崔家庄回到了高家庄(青州市高柳镇),真正成了一个孤儿。
同学 情同手足一家人
  当时我们学校共有70多名烈士子女,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8岁,分成三个班进行上课。大家在一个大家庭里,生活学习上互相照顾,互相学习,就像一家人。有一次去看电影,8岁的张小妹走累了,大姐陈善芳背着她一口气走到电影院。大同学给小同学打水、端饭、洗衣服是司空见惯的事。我的同桌是李炳芝,他的字写得很好,经常帮我练钢笔字,他告诉我:“写字的笔画要横平竖直,一笔一划,按字帖的要求写最好”。他从不厌烦,真像一个小先生。
  1954年的春季运动会上,跳高比赛时,我不慎把脚腕扭伤了,痛得呻吟不止,冷汗横流。徐秀荣同学主动给我按摩,韩新年背起我来就向诊所跑去,在路上,他累得张口气喘,大汗淋漓。医生给我做了全面检查,没有骨折错位,也没有扭伤,只是软组织受挫。医生只给我做了穴位点按和多种手法的按摩,很快就康复如初了。
  1954年秋,在吴克民同学的倡导下,由李炳芝、徐秀荣、韩熙英、孙绍科、孙绍晖、何元忠和我展开了学习竞赛,赛写作、赛书法。随后全班同学都相继参加,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普遍提高,年终受到了学校的好评。现在想来,仍然觉得饶有兴味。竞争,也是推动一个人学习或者做事的动力之一。
  1955年清明节,学校安排旅游,并布置了写游记和写生画画的作业,每人还领到了四角零用钱。沿途大家有说有笑,互帮互助,十分顺利。我们游览了“小上海”坝崖街,街上热闹非凡,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一派繁华景象。然后又赶了沙滩大集,观赏了极富有地方特色的风竹,风筝表演,品赏了“朝天锅”和“驴肉卷饼“等地方风味小吃。当天中午在市招待所休息,受到了服务员阿姨们的盛情接待。下午安排合影留念,同学们相互赠送了小礼物,大家玩得很开心。
  尽管我们的生活被政府全“包”下了,可是学校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还有意给我们提供一些锻炼机会,我们也不愿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叫响“自己的事自己干,穿自己的衣,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的口号。院内有一片闲散土地,学校交给我们管理,大家兴致很高,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同学领先带头,分工合作,有的松土,有的调畦,有的施肥,有的去买苗,我们种了一片西红柿,成趟成行,枝繁叶茂,果实盈枝。
  在烈士子女学校学习后,很多同学后来学有所成。王尚勤,1956年从事了军旅生涯,1998年在新疆库尔勒市劳改农场从副政委的位置退休至今。陈友新,1956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95年在新疆奎屯市汽修厂从工程师的位置退休至今。何元忠,1969年上海体院毕业,自告奋勇去新疆参加边疆建设,2000年在新疆从阿勒泰地区体委主任的位置退休至今。泮继武,1956年回益都参加了工作,1995年在青州从阀门厂生产科长的位置退休至今。
  1956年4月,我从烈士子女学校毕业,回到益都县继续求学,高中毕业后在当地工作。
  
  本版撰稿:李玉泉
  李玉泉,男,1941年12月生。1962年参加工作,先后供职于益都县供销社、益都县劳动局等单位。担任过益都县建委办公室主任、青州市供热公司书记等职务,系高级工程师,2001年退休。

编后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经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段难忘的记忆。“蓦然回首”栏目与您相约,刊发与潍坊有关及潍坊籍人具有深刻内涵的回忆文章,尤其欢迎普通人参与潍坊重大历史事件的亲身经历。文章要突出个人视角,风格真诚,不掩饰,不虚伪,字数在3500字左右,并附4-5张老照片。同时,刊发反映潍坊重大历史事件的组照,每版尽量突出一个主题,要有故事性、可读性。欢迎广大读者赐稿!投稿邮箱:wfwbmrhs@126.com。热线咨询:15095249083。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