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获赠新耳蜗机,小长胜又能听声了 |
丢了设备四个月来陷入静默世界,残联联系生产企业获得特批 |
|
|
工作人员帮小长胜调试耳蜗体外机。
|
|

|
|
本报3月23日A6版曾以《好不容易免费植耳蜗,孩子大意弄丢了》为题,报道了朱女士患有先天性耳聋病的儿子张长胜不慎将美国制造的耳蜗丢失一事。7月2日,一家企业免费为张长胜赠送了一台价值58000元的耳蜗体外机,长胜又能清晰地听到外界的声音了。 大意丢失耳蜗体外机 7月2日,记者在潍坊市潍城区聋儿语训学校见到了青州市何官镇北张楼村的朱女士,刚满30岁的她头发已经白了一半。 2012年12月28日,朱女士的儿子张长胜通过当地的残联部门申请了一个名为“七彩梦行动计划”的国家康复救助项目,在济南做了免费的美国耳蜗植入手术。今年3月17日,爷爷骑电动车载着小长胜到潍城区卧龙桥附近玩耍。回到出租屋时已接近傍晚。爷爷帮长胜摘下帽子洗脸时,突然发现孩子耳蜗外面的配戴机不见了,连忙返回卧龙桥寻找,但一直找到天黑也没有找到。 没有了耳蜗体外机,张长胜的世界一下子变得静默无声,虽多方寻找,但丢失的耳蜗再也没了消息。
妈妈愁得差点疯掉 朱女士告诉记者,小长胜是2009年1月份出生的,刚出生100天左右的时候,他的奶奶意外去世了。2012年5月份,小长胜被查出先天性耳聋,小长胜的爸爸承受不了这连串的打击,选择离开了这个世界。 “孩子的爷爷眼睛不好,这一家就剩下我一个健康人,靠种地、偶尔打打零工供应着儿子上学、做康复,每月挣的钱刚够孩子和他爷爷的生活费,家庭真的非常困难。”朱女士说,儿子申请的这个耳蜗价值20多万元,光丢掉的那个配戴机就接近6万元钱。“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申请了这个公益项目,想买个人工耳蜗就跟做梦一样,光这个配戴机也买不起,丢掉后怎么找都没找到,我差点疯掉了。”朱女士说。
爱心公司赠送新机 语训学校的校长秦云告诉记者,听到张长胜耳蜗体外机丢失的消息后,学校为他开具了丢失证明,并反映给残联部门。 在各级残联部门的努力下,最终联系上专为聋人配备耳蜗的领先仿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经过开会研究,并向美国总公司递交申请获得特批后,该公司决定免费为张长胜赠送一台耳蜗体外机。 看到儿子戴上新的耳蜗,朱女士禁不住流下泪水:“有了耳蜗,长胜又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了,也可以继续进行康复训练了,我真的很感激很开心。”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