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核应急预案为核安全最后一道防线,已建立三级应急组织 记者3日从国务院应急办和国家核应急办获悉,修订版《国家核应急预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并向社会公布。 “修订版《国家核应急预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发生什么样的事故采取什么相应措施有明确要求。”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副主任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防科工局局长马兴瑞说。 预案规定,核应急组织体系由国家、省和营运单位三级核应急组织构成。预案规定,我国核事故应急响应分为4级,并对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各级的具体职责和响应行动进行了描述和规定。 预案要求按照信息公开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准确信息。 核应急预案还规定了乏燃料运输事故的应急响应,对境外发生的核突发事件的应对、涉核航天器坠落事故的应对等方面的内容。 应急准备与保障措施方面,预案从应急计划区划分、技术准备、队伍准备、物资保障、资金保障、通信和运输保障、培训与演习等7个方面做了详细规定。 ◎解读 核应急是核安全最后一道防线 我国核应急管理组织是怎样的构架?核电安全和核应急之间是什么关系?国家核应急协调委相关负责人及专家为您权威解读。 马兴瑞:我国核应急工作实行三级管理,即国家核应急组织、核设施所在省(区、市)核应急组织以及核设施营运单位核应急组织。国家层面,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设立国家核应急协调委,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环境保护部、国防科工局、军队有关部门等24个成员单位组成。国家核应急协调委的日常工作由设在国防科工局的国家核应急办承担。目前,我国有16个省(区、市)建立了核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另外,从国家、到省、再到核设施营运单位,都组建并进一步加强核应急专业救援力量,老百姓完全可以放心。 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司长姚斌:在应急状态下,国家核应急办将坚决贯彻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平战结合、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工作原则展开行动。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响应。一旦发生重特大核事故,国务院将启动一级响应。 潘自强院士:核电厂发生严重核事故的概率很低。但必须看到,从技术角度讲,概率低并不意味是零。根据“纵深防御”原则,核电厂通常设置五道防线。核应急是核电站纵深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 辐射防护专家柴国旱:我国的核电厂从设计、建造、运行和管理汲取了世界上核电站几十年的经验,安全水平是高的。迄今为止,我国大陆地区已经投入运行的核电机组达到17台,安全运行业绩良好,从未发生过国际核事件分级表2级及以上事件,也未发生过对人员或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事件。 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核电厂气态和液态流出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核电厂周围辐射环境没因为核电厂运行而改变。 ◎延伸新闻 中广核应急体系 随时待命保安全 作为目前我国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广核集团有关负责人3日表示,该企业拥有完备的核应急管理体系,为中广核在运核电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修订的《国家核应急预案》3日起向社会公布,同时全国核应急宣传周活动也于当日正式启动。 中广核安全与信息管理部副总经理李靖3日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自大亚湾核电站商运以来,中广核应急组织始终处于随时可以应急响应的状态,“应急待命人员能够做到响应及时,反应准确,实战演练的结果也验证了我们的应急准备与管理的有效性”。 据新华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