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小记者在行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4版
人物
 
标题导航
“十四军”好汉拧成一股绳
2013年07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四军”好汉拧成一股绳
  小记者在北京科技馆体验古老文化。



◎潍坊晚报小记者北京夏令营收官,小记者组成“十四军” ◎小记者们团结协作共同成长,受到家长和带队老师称赞

  7月11日,潍坊晚报的小记者们在欢歌笑语中结束了为期4天的北京夏令营之旅,顺利收官。8日至11日的四天时间,小记者们走进北大校园并游览了颐和园、故宫、天文馆等十几个景点,增长了见识,学会了成长。

互相帮忙个性独立
  “我跟王晨旭坐一起吧,他晕车很厉害,我还能照顾他。”小记者陈柯宇主动向带队老师请缨。夏令营刚开始,小记者们就成了朋友,一路上互相帮助。
  小记者王新宇一路上一直跟年仅9岁的袁隆浩在一起,像大哥哥一样照顾他;小记者高塬绪走路慢,是小记者谭富恒一路上陪着他,细心照顾。
  在出发去北京的路上,11名小记者分成四个小组并与带队老师和家长共14人组成了一个军团——“十四军”。“大家记得拿好行李哦,还要多喝点水。”年龄最大的小记者姜官宏提醒大家,有时候还帮其他小记者拿包、倒水。
  抵达北京后,“十四军”一直很有秩序,孩子们在吃饭和游览的过程中都进行自我团队管理,从吃饭分餐到住宿分房再到参观游览都自己安排的井井有条,互相协作完成。
“别看这些小家伙年龄小,个个都是好样的,很独立也很有想法。”随团的谭爸爸笑着说。
爬长城个个是好汉
  “长城我来了!”10日,潍坊晚报“十四军团”的小记者们登上了八达岭长城,胜利完成了“十四军团”的“任务”,集体当了回“好汉”。
  10日一大早,小记者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爬长城,站在八达岭长城脚下,面对蜿蜒的长城,像极了一条巨龙盘踞在眼前,小记者们不禁惊叹:“好壮观,好雄伟啊!”刚开始,天下着小雨,小记者们顾不上打伞,忙着选择角度拍照片,还纷纷采访导游,了解关于长城的故事。“导游阿姨,孟姜女哭倒长城是不是真的?”“长城到底多长啊,什么时候建成的?”导游耐心地一一为小记者们作了解答。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就不信征服不了长城!”小记者陈柯宇信心满满地说。“十四军的同志们出发吧!”小记者叶浩轩激情昂扬地说。
  在带队老师的号令下,小记者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开始爬长城,不少小记者爬了没多久就已经气喘吁吁了,也有几个小记者冲在了队伍的最前面,当起了“开路先锋”。
  上午9时,不到40分钟的时间里,所有小记者均在一个小时内登上了八达岭的一个制高点——第四烽火台。“我真是难以想象,古人是怎么建成长城的,士兵是怎么长期驻扎在这里的。”小记者王嘉琪感叹道。
  “虽然爬长城很累,但是我能坚持,并且我没掉队,坚持就是胜利。”小记者姜官宏说。
  从长城下来的途中,小记者们互相搀扶,互相照顾。还没到山下,天空又下起了小雨,不过并没有挡住小记者们的热情,有的冒雨下山,毫无惧色,有的带伞的小记者主动跟其他小记者共撑一把伞,不愧是“十四军”的“兵”,团队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
  下山后,小记者们的表现也受到了“随军”带队老师和家长的称赞:“别看平时娇生惯养的,到了关键时刻真是好样的,个个都是‘好汉’呀!”
小记者在游玩中成长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我学到很多,收获也很大,我觉得对我今后的成长和学习很有帮助。”小记者陈柯宇说。有的小记者每天游览采访完,都会认真写一篇日记,记录当天的所见所闻。不少小记者表示,这次独立参加夏令营,一方面学会了自我照顾,另一方面也增长了知识和见识,在游玩中开阔了眼界,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给我印象最深的北大校园的姐姐,听她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我很受触动,一个贫困山区的女孩勤工俭学完成学业。我要以她为榜样,认真学习。”小记者葛家玮说,“我还买了她的钢笔,一方面是贡献一份爱心,也希望将来也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陈静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