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程一创作漫画版方言帖,有释义和人物动作表示等四部分 ◎上传到网络之后被很多网友分享与转载,以后还会有更新
陈程一和他的方言帖。
“古浪”、“草阳”、“顾拥”、“挖古”……这些带有明显潍坊地域特色的词语,被一位还不满20岁的小伙子陈程一创作成了漫画,并配上了普通话释义,上传到网络上,被很多网友分享与转载,被网友称为“潍坊方言科普帖”。
潍坊方言有了漫画版 7月17日上午,记者在潍坊论坛上看到了这些“潍坊方言科普帖”,每一张方言帖分为潍坊方言原词、拼音标注、普通话释义和漫画人物动作表示四部分。例如,点击率最高的“草阳”,下方标注着“cào yāng”,上方标注释义:潍坊人挤兑、挖苦人的意思,与济南话“卷人”意思相近,但多为熟人之间嬉闹所说之话,并无恶意,且多用比喻、拟人、指桑骂槐等手法衬托。右侧的漫画人物则是一个帽子上印着“Y”、没有眼睛的男孩在大声叫喊。 记者发现,方言帖里的不少方言都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脱口而出,像“迂磨”、“跌些”、“治不地”等等,再配上释义,尤其是旁边动漫人物惟妙惟肖的动作表示后,让人看了不禁会心一笑。像我们常说的“挖古”,就配上了一个泪流满面的人物表情,委屈之情可见一斑,而作者还在释义里加了一句“哎,不容易啊,终于有个可以用普通话直译的潍坊话了”。 帖子后面有不少网友的评论,一些网友还为后续漫画的创作“进言献策”。网名“东行木”发表评论:“顾拥”最经典。网名“汪湖网络科技@小陈”:再加一个“后晌”。 漫画人物“Y”受欢迎 17日下午,记者见到了方言帖的创作者陈程一,他家住潍城区怡教院,还差两个月满20岁,目前在齐鲁工业大学读大一。“虽然我学的是云计算专业,读的也是理工院校,但我从小就喜欢画画。那时候我画的应该跟其他小朋友差不多,不过听到别人夸自己画得好后,心里就想多画点,好得到更多的夸奖,慢慢地就画得比其他人多了。”陈程一腼腆地说,他上初中的时候,父母管得很严,要求他天天在家学习,但是他却偷偷把大把的时间用在了画漫画上。“我妈现在要是知道了当年的那些事,肯定得生气。”陈程一说。 而对于自己漫画中的主角,陈程一说,他一直称呼他为“Y”。“我从高一的时候开始画这个人物,现在他应该4岁了,有时候我也叫他‘阿一’或者是‘一郎’。”陈程一笑着说,他的“Y”没有眼睛,是因为他每次都是随性而画,“要是有眼睛的话,每次人物画出来,感觉都会不一样,而且‘Y’里面有我自己的影子,你看我眼睛这么小,到了漫画里就不用画了”。 设计出这个人物后,陈程一就把这个形象发到了自己的博客上,没想到得到很多同学好友的肯定。当时他也是配合着画一些系列,还有他构思的“那些画儿,那些话儿”。“后来我就想再结合着潍坊的方言做一组漫画,就有了现在漫画版的潍坊方言。我把这组方言版的漫画发到网上之后,很多人都开始分享,我其实也是有点小小的成就感的。”陈程一小有得意地说。 “要想方言的普通话释义,还得想怎么用漫画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这个方言词语,比较费时间。”陈程一说,如果光画漫画的话,他一天的时间就可以画出好几个方言漫画来,但是前期的构思耗费了大半个月的时间,现在这组方言漫画已经创作出十几张了,总共花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我从小在潍坊长大,所以这些漫画里的方言都是以老潍县话为基础,漫画发到网上后,因为各个县市区的方言不同,一些同学看不懂就打电话来问我,其中问的最多的就是‘草阳’,网上点击率最高的也是这个词,好像有一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陈程一笑着说。 继续创作新的方言漫画 陈程一告诉记者,他的父母对他画画并不是很看好,他们觉得还是好好学习专业课比较靠谱,这样以后才能找个比较稳定的工作。“用我妈的话说,我画的人物,没有眼睛,有些连脚都没有,哪有人会喜欢这样的形象。”陈程一说,他就是从小喜欢画画,但没有专门学过,现在也有人开始喜欢他的漫画了,不过跟那些专门学习画画的人比起来,他还是觉得自己画的有些幼稚。“我现在还需要多多学习,不仅是要学习漫画,我还想尝试一下写小说、弹吉他,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陈程一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对新鲜的东西都比较感兴趣。 而对于以后会不会走上创作漫画的道路,陈程一表示,他现在还不是很清楚。“毕竟我现在才上大一,离毕业还有点远,不过要是我能靠漫画养活我自己的话,我可能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上漫画的道路了。画画是我最大的爱好,就算以后不能当成自己的事业,我肯定也会一直坚持画下去的。”陈程一笑着说,现在放暑假了,在家也没什么事,他会继续把潍坊方言这个系列的漫画画完,除此之外,他还打算画点其他系列的漫画。 文/图 本报记者 窦圆娜 本报见习记者 张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