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重点新闻
 
标题导航
银行贷款利率短期难改变
2013年07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贷款利率短期难改变
  2012年10家上市银行利息收入占比。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美国银行利率市场化后,利息收入占比大幅下降,中国银行业也有望走上这条道路。



◎专家称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更多为“稳增长” ◎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防止大企业成“资金倒爷”
  中国人民银行7月19日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7折的下限,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设上限。这意味着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暂不做调整,保留7折的下限规定。央行表示,此项改革措施是为了稳增长,专家则表示,改革在目前形势下象征意义大于实际。

   探因
政策出台为“稳增长”

  我国二季度GDP增长7.5%,宏观经济增速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回落,下半年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专家称,央行此时取消贷款下限,引导降低融资成本,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会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继而影响整体经济层面。央行选择这个时机,更多是出于“稳增长”考虑。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黄益平发表微博称,很多人包括克鲁格曼都在预言中国经济不行了,还有很多人在期盼政府重回刺激政策老路。取消贷款下限的决定其实是政府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的一个重要声明,银行贷款利率下移对当前疲软的宏观经济可以起到稳定作用。
  对于此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管理,央行表示,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有利时机。从微观主体看,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进一步强化,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市场化定价的金融环境也更为适应。
 提醒 防企业当“资金倒爷”
  新政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不少人担心,原本就容易获得贷款、价格谈判能力较高的大型国有企业,其“吸金”能力会不会更强?大企业可以获得更低贷款利率,会不会反而挤压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银行会不会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来覆盖大企业贷款利率“打折”的损失?
  市场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近年每逢信贷“偏紧”,一些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就做起了“资金倒爷”的生意利用其融资便利的条件从银行获得低息贷款,转手通过“委托贷款”等形式赚取可观收入,“以钱生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要建立相关制度,防止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变成资金“二道贩子”,国企凭借良好的信用能轻易获得贷款,转而投向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这只能加剧中小微企业的“钱荒”。
  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也认为,短期内这一政策影响有限,真正能享受利率0.7倍下限的企业少之又少,可能只有极少数央企、国企会以比过去更低的成本获得贷款。
  但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贷款利率不是取决于企业所有制性质,而是取决于银行对企业的风险判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高,所以要用较高的利率来覆盖风险。利率市场化已经降低了银行的息差收入,未来还将进一步倒逼银行差异化经营,改变“千行一面”的格局,形成多层次、业态丰富的金融服务体系,届时会有一批中小银行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从而改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
  专家同时指出,央行仍然没有取消存款利率上限,表明利率市场化不会一蹴而就。
  “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放开存款利率,但在当前市场资金比较紧张的时候,贸然放开存款利率可能带来高息揽存大战和部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存款利率市场化必须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才会择时推出。”中国社科院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锋说。
  曹远征认为,存款利率放开,就意味着银行有经营不善和倒闭的风险,因此前提是要建立储户保护机制也就是存款保险制度,届时存款利率放开也就水到渠成了。

利息收入长期是银行业的主要来源

中国银行业利息收入占比必将下滑

释疑
存款利率管制上限为何不取消?
  目前,我国的利率政策是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进行管理,此次央行取消对贷款利率管制的同时,并未对存款利率政策作出调整,目前仍然是存款利率不得高于基准利率的1.1倍。
  与贷款利率下限放开相比,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对市场的影响更直接,被称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惊心一跃”。对此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考虑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由于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就是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差,因此放开利率管制之后,对银行提出了较大挑战。在美国利率市场化初期,每年倒闭的银行达2位数,1985年达到了3位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表示,在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必须跟上,如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等。
  存款保险制度指的是,银行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如果有银行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保险机构将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
房贷利率政策为何维持不变?
  此次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的同时,房贷利率并未放松。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人民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实施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审慎性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因此,此次改革未对现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作出调整,其利率下限仍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不变。
  对于央行此次规定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昨日表示,这显示了中央继续通过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涨幅的政策走向没有改变,预计下半年房贷利率很难放松。
  张大伟告诉记者,虽然目前规定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且中央提出要积极满足首套房贷款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房贷“7折优惠”基本不存在,8.5折也较少,首套房贷款利率普遍为9折或基准利率。他表示,预计下半年首套房贷款利率不太可能再下调,仍将维持目前普遍执行的水平;二套房则将继续执行1.1倍的贷款利率。

◎影响
“钱荒”短期难缓解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市场资金仍偏紧张,“钱荒”风波凸显资金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新政对银行的影响有限,短期内银行不会降低贷款下限。
  ECN Trade首席金融衍生品策略师戚威20日晚告诉记者,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想要钱的人贷不到钱,从民间融资成本看,民间综合利率水平在20%以上,河南一带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在30%左右,远超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高于基准利率4倍的规定。

  银行会有两项反应
  20日上午,一位股份制银行负责人说,一旦利率市场化,银行会作出两项反应。“为获得更多存款,银行会提高存款利率,这样市民在银行存款就会获得更高利息,但银行的存款成本会增加。”
  此外,他表示,为了留住那些优质客户,银行势必要降低贷款利率,“存贷款利差一直是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提高存款利率的同时降低贷款利率,这块儿利润会大幅缩水。”但他强调,利率市场化对于老百姓而言是绝对的利好。
近期利率暂不调整
  一家城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信贷资源紧张,企业都追着银行要贷款,因此不论消费贷款还是企业贷款,近期利率下降的可能性都不大。”
  某国有银行一位信贷经理表示,消费贷款及企业贷款利率何时会下调,需要等总行通知,“我认为短期内不会变化,未来还要看整个市场的情况。”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对大、中客户集中的大型银行影响偏多一些,而那些中小型商业银行也可能会进行客户结构的调整,多发展小微企业业务。
银行股票将受冲击
  记者查阅历史数据发现,一旦央行放出利率市场化的风声,银行板块都会在当天或者隔天出现大规模暴跌。
  金融界首席分析师赵欢表示,新政短线来说利空银行股,但股民对此无需惊慌。“长期看,一批风控能力强,反应速度快,差异化市场定位鲜明的银行股将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赵欢表示,7月底到8月,将是银行中报密集公布的时间窗口,可能成为银行股启动的一个催化剂,股民可以适当关注绩优银行股。
◎链接
贷款利率历次调整
  1987年 央行允许贷款利率在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的基础上,上下浮动20%
  1996年5月 贷款利率上浮幅度缩小为10%
  1998年10月 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扩大到20%
  1999年4月 县以下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
  2004年1月 贷款上浮范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下限为0.9倍
  2004年10月 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
  2012年6月 贷款利率下限降低到各档基准利率的0.8倍
  2012年7月 贷款利率下限进一步降低至各档基准利率的0.7倍
本报综合新华社、《新京报》等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