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撂挑子”不少人焦虑了 |
◎故障影响全国多个省市甚至波及海外用户 ◎通报称是市政道路施工挖断通信光缆所致 |
|
|
22日上午许多微信用户无法登录。
腾讯官方发布消息对用户解释原因。 |
|

|
|
22日7时多,大量用户反映微信故障,无法收发信息。9时26分,腾讯微信团队在其官方认证微博表示,此次故障是由于服务器基础网络故障引起的。据悉,此次故障波及全国多个省市,甚至连海外微信用户也受到影响。 无法连接引发猜测 22日上午,有不少网友纷纷抱怨微信无法连接。有网友称:“分别用了家里三个手机、一个iPodtouch,还有一个iPad4,也分别用了WiFi、移动和联通,但是一直都是连接失败,让我检查网络,可是我所有其他上网的软件包括QQ都没问题。”还有网友表示“不断关机开机、卸载重新安装”,但仍无法登录。整整一个上午,吐槽微信无法使用的网友众多,更有好事网友晒出了多种“你在干嘛”的可能性。 22日8时许,记者尝试连接微信,页面刷新后长时间处于“连接中”的状态,下线后就无法再次登录。再尝试登录微信的网页版、公众平台和开放平台,都无法连接。 众多对微信平台依赖度高的网友纷纷吐槽称“微信怎么又坏了”、“现在没有微信就没法活”。也有网友认为微信平台免费所以问题多,猜测“感觉是腾讯有新动作了,免费的不靠谱,上次就在说要收费。” 影响全国波及海外 据了解,目前微信在国内的用户近4亿、海外用户超过7000万。 从吐槽网友所在地看,除了上海以外,此次故障影响范围遍布全国多个省市,包括北京、广东、浙江、江苏、陕西、山东、黑龙江、河南、四川、贵州等省市,都有网友表示“上不了”。甚至连美国、澳大利亚的海外网友,都称无法登录。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用户反映,未受到此次故障的影响。也有人表示仅能收发信息。 因通信光缆被挖断 11时,微信官方最新回应是“今天早上机房两路光缆出现硬件故障,导致部分用户无法正常登陆和收发消息。维护工程师正在全力抢修。” 当天中午,微信团队跟进表态称网络故障已经定位,“因市政道路施工导致通信光缆被挖断,影响了微信服务器的正常连接。我们正和相关部门一起全力抢修,更换光缆,并通过技术手段逐步恢复用户使用,请大家耐心等待。” 据用户反映,10时15分左右,微信开始逐步恢复,记者也收到了新的朋友信息。 微信是什么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此前,腾讯2012年的财报显示,微信成为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主要的通信及社交平台。 此次微信故障并非孤例,2013年4月10日,由于机房一台交换机出现硬件故障,导致微信用户发送消息失败。2013年6月20日,微信曾出现过类似的故障,当时页面显示为“服务器暂时不可用,腾讯给出的回复则是:由于机房一台交换机出现硬件故障,导致少部分微信用户约十分钟发送消息失败。 ◎新闻延伸 “信生活”导致 “微信依赖症” 22日上午,当今社交必备“王牌”微信竟然“撂挑子”了,无法正常发送和接受消息,朋友圈也无法正常刷新……这次微信大规模故障对不少依赖“信生活”的人来说,好比起床后突然发现自己口不能言、耳不能听,不少人因此倍感焦虑,感觉和小伙伴们“失散”了,与组织“失联”了,在社会“失语”了。 这种社交焦虑源于“微信依赖症”。不可否认,微信等即时通讯平台的出现和推广,给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便捷:聊天用微信,看新闻用微信,布置工作也用微信。以前需要打电话、现场开会甚至坐飞机远程出差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即可,“足不出户”也可“知天下事,做天下事”。 然而,人们在安于享受这种便捷的同时,不自觉地患上了“微信依赖症”:闲来无事“摇一摇”,掌握动态常刷新;微信不上五秒钟,心烦意乱目光空。更有甚者,在家中和近在咫尺的父母妻儿交流时,宁可上上微信,也不愿动动嘴皮。 只有当微信“撂挑子”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它早已不只是一款免费即时通讯手机软件,而已经像“耳目喉舌”一样成为我们感知世界、沟通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进一步讲,在当今移动互联时代,微信也是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甚至和电力、自来水、公路桥梁一样重要。 “能力越大,肩负的责任越大”。对于这次微信故障的反思不能止步于“微信依赖症”或是社交焦虑。应该认识到,技术进步让我们变得无比强大的同时,也让我们变得极其脆弱。在技术进步面前,不仅每位公民要学会“趋利避害”,而且有关部门也要积极行动起来,肩负起一定的维护、服务和监管责任,让社会因高新技术而更美好。 本报综合新华社、《新民晚报》等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