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里的红色“绿道” |
青州市绿道及配套设施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
|
近期,青州城区各条主要交通干道旁的红色非机动车道引起了市民的关注。记者在尧王山西路采访时,很多市民都表示这些红色的非机动车道不仅美观好看,而且下雨的时候也不易积水。7月23日,记者从青州市住建局了解到,这些红色的非机动车道是我市城市绿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自2010年启动城乡绿道建设工程以来,新建成绿道85公里,初步构建起具有青州特色的绿道网络。
透水吸热又美观 7月23日上午,在益王府路两侧,记者看到红色的非机动车道上有不少行人骑车通过,虽然刚下过雨,但是路面上并没有大面积积水。 家在电力花园小区的李秀丽告诉记者,自从非机动车道铺设了这种红色沥青之后,不仅漂亮了许多,行车也比之前更方便了,“以前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紧挨着的时候,总有汽车占道行驶,现在这么一隔开,我们骑自行车从这边走感觉也安全了许多。” 一位每天都要沿着益王府路散步的刘姓老人说,“只要不是暴雨,红色车道上的水很快就都会渗下去,就是最近这种连续的阴雨天都很少有积水,我们平时散步就能感觉出来。就算下了雨,路也不湿滑,很安全。” 据青州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红色车道是由彩色沥青铺成,不仅颜色鲜艳、而且透水性好,如果降雨量不是太大,路面上的水都会透过混凝土渗入到地下。而且,这种彩色沥青还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在炎热的夏天,这种材料还能吸热,可将路面温度降低3℃至5℃。 红色车道叫“绿道” 虽然这些漂亮的非机动车道是红色的,但它们却是我市绿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从住建局了解到,我市的绿道建设包括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两部分:城市绿道是连接城市重要组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绿道;社区绿道则是连接社区公园、游园和街头绿地,主要是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绿道。而这些新铺设的非机动车道就属于城市绿道的范畴。 记者了解到,自2010年我市启动城乡绿道建设工程以来,新建成绿道85公里,与城区原有的60多公里非机动车道相连接,初步构建起具有青州特色的绿道网络。“我们的绿道建设不仅仅是市民们说的那些新铺设的红色非机动车道,一些与城市景观相结合的慢行道也属于绿道建设的范畴。比如南阳河新建的8.6公里长的慢行道,还有弥河新建的11.7公里长的沿河驳岸绿道等,这些绿道不仅方便了市民休闲、娱乐,而且弥河沿岸绿道还可供市民戏水、垂钓,充分体现了绿道慢行、休闲的亲水性。”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配套设施也不落后 “其实,现在市民出行热衷的公共自行车就是我们绿道建设的配套设施,绿道建设得好了,市民们也就更愿意骑自行车出行了,不仅是绿道建设,青州的公共自行车也是走在全省前列的。”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为了配合绿道建设,树立“绿色出行”理念,我市一直积极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全面推广便捷、绿色、健康出行模式。自2010年9月开始,在城区主次干道、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院内、人口密集的居民小区、大型酒店、商场、超市、风景区等地点,设置自行车站点528个,先后投资3200多万元、分三期共投放自行车10000辆。站点设置建设坚持城区四环路以内主次干道站点间隔300米左右,小区内站点间隔一般不超过300米,大型小区设2至3个站点,大型商场超市、酒店站点间隔不超过200米,四环路以外及景区根据具体情况布设站点,实现了城区及市郊旅游景区公共自行车网络服务全覆盖。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潘书 本报通讯员 兴泉 唐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