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创办回家网,他帮流浪者找家
2013年07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办回家网,他帮流浪者找家
  李海波在街头寻找流浪者并为流浪者拍照。(资料图片)
  志愿者一起看望无家的流浪老人。(资料图片)



◎昌邑李海波创建回家网,用街拍照片的形式帮流浪者寻亲 ◎网站成立近三年志愿者已有4000多人,帮助32人找到家
  李海波,今年42岁,昌邑人,2010年9月26日发起并创建公益服务性网站“回家网”(www.huijiawang.org)。截至目前,网站志愿者已发展到4000多人,成功帮助至少32名流浪者找到回家的路。
  “如果,您在路上遇到流浪者,请拿出您的手机拍照,然后把照片注明时间、地点,发到回家网站,流浪者的家人就有可能通过您提供的照片线索找到他们!”这是回家网倡议书的开头语。2010年9月26日,昌邑市一名叫李海波的网友发起并创建了回家网,通过街拍把照片传到网站上的方式实现帮助流浪者回家的目的。截至目前,这个公益网站服务的志愿者已发展到4000多人,成功帮助至少32名流浪者找到了家。

初衷
就想帮帮那些流浪者

  42岁的李海波出生在昌邑市。小时候,他经常会在海边遇到一些流浪者,这些流浪者的眼神中充满孤独、迷茫和绝望。“这些流浪者里,有不懂事的孩子,有残弱的老人,有被拐卖的妇女,也有一些精神病人,他们无依无靠,根本没有人管。”李海波说,从那时候开始,他就一直对弱势群体充满了同情,总想找个办法帮帮他们。
  李海波告诉记者,他在生活中也非常喜欢参加公益活动,但他觉得救助只能帮人解一时之困,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想来想去,他觉得最好还是能帮助这些流浪者回家,只要回了家,家里总会有亲人朋友,只有家人才能真正给他们温暖,帮他们渡过难关。
行动
建网站帮他们找亲人

  有了帮流浪者回家这个想法后,李海波立即付诸行动,然而真正实施起来,他才发现实在太有难度。“我们几个志愿者曾送一位老家四川的流浪者回家,前后花费了几千元,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都太大了。”他说。
  虽然遭遇了挫折,但李海波并没有灰心。2010年夏天,他跟网友张明、史海昌聊起自己的心愿时,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可以成立一个公益性网站,发动网友,将流浪者的照片上传,“虽然我们不认识这些流浪者,但他们的亲人或许可以从网上的照片中辨认出他们,然后再根据线索寻找,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李海波说。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酝酿,他们的想法逐渐变得具体。耗时3个多月,“回家网”正式成立,开张第一天就发布了多条本地和外地的流浪者信息,而且还招募到100多名志愿者。
成果
已帮32名流浪者回家

  李海波介绍,回家网倡导的是街拍模式,如果市民在路上遇到流浪者,可以拿出手机或相机给他拍张照,然后注明拍摄时间、地点,发到回家网上。
  “目前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已经发展到超过4000人,光QQ群就建了好几个。虽然很多人不知道彼此的名字,互相没见过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聚到一起。”李海波说。
  李海波告诉记者,回家网成立之初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低潮期,一直没能帮助流浪者找到家人,不安、焦急、挫败等多种心情融合在一起,但幸好他们咬牙坚持下来了,从创立之初到现在,回家网已先后帮助至少32名流浪者顺利回家。
  李海波说,多数志愿者都从事着普通的职业,收入不高,时间有限,网站能发展到这一步,是全体志愿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当中很多人没有相机,只能用手机拍照,像素不高,也不太专业,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每一位志愿者心中都有真情,有行动,而且有恒心。”李海波说。

◎真情讲述
  志愿者最大的心愿
是帮流浪者找到家

  回忆起来,帮流浪者找到家的那份成就感和感动,让李海波至今难以忘怀。
  德州市有一名叫“冰姿妖艺”的网友,母亲患有老年痴呆,在2010年5月27日走失。为了找寻母亲,“冰姿妖艺”专门请了半年假,只要得到线索,无论希望多微小,她都要亲自去一趟,但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
  加入回家网后,“冰姿妖艺”提供了一张母亲的照片,三四个月后,有江苏的网友提供了一条线索,称见到一个老人跟“冰姿妖艺”的母亲有些像。“冰姿妖艺”听后非常兴奋,因为她家在江苏有一个远方亲戚,母亲很可能走到江苏去了。她立刻去了江苏,农历小年那天喜讯传来,网友看到的那个人的确是她母亲。在外面流浪了近一年,老人终于回家了。
  一个名叫邵忠莲的流浪者患有精神病,在昌邑街头流浪了十几年,李海波和志愿者把她送到一家敬老院,这家敬老院的负责人张增凤也是回家网的志愿者。由于精神不正常,邵忠莲经常从敬老院跳墙逃走,然后再被志愿者找回来,反反复复很多次。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邵忠莲的意识逐渐清醒,有一天她无意中在墙上写下一串地址和人名,这个发现让张增凤兴奋不已,连忙告诉了李海波。李海波根据这几个地址几经查询,但没有查到结果。
  后来,李海波又按照这几个字的谐音查,终于查出这是四川某个县城的一个村庄。李海波立即跟当地民政局取得联系,发现果真有邵忠莲这个人,她写下的地址是她家的住址,墙上的人名正是她丈夫和孩子及亲人们的姓名。
  邵忠莲已经走失了20年,家人早已放弃了找寻的希望,甚至以为她已不在人世。2013年3月25日,家人们来接邵忠莲回家,久别重逢,一家人抱头痛哭。
  家住寒亭区的圆圆因多次参加高考失利,精神备受打击,有些精神失常,从寒亭走失流落到昌邑。李海波把她送到张增凤的敬老院里,经过悉心治疗,圆圆逐渐恢复了正常,但她不愿离开敬老院,想在敬老院里帮忙照顾老人。最后,李海波帮圆圆在昌邑找了个婆家,志愿者一起为她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能够帮助流浪者安全回家,是我们最幸福的事,也真诚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来帮助更多的人。”李海波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赵春晖 殷梦(图片由李海波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