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政学的祖辈都是放羊的,到他这一辈,有据可查放羊的历史得有100多年了。图为孙政学在察看羊群。 |
|

|
|
现年60岁的孙政学是临朐县五井镇天井村一位普通村民,他从小就跟着爷爷、父亲上山放羊。由于和黑山羊生活的时间长了,他对黑山羊有了特殊的感情,看到家里的黑山羊生病,他也急得上火。在城里工作的儿女劝他卖掉黑山羊,去城里享福。放了一辈子羊的孙政学说什么也不同意。他说,他已经习惯了每天放羊,放了一辈子羊,如果突然让他不放羊了,他就像丢了魂儿一样,浑身不得劲,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好。
新房不去住,住在羊圈旁照看羊羔 7月22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天井村孙政学家,刚走到孙政学的大门口,记者就听到“咩、咩”的羊叫声。走进孙政学家的大院,记者看到,院内到处都是羊的粪便,在院子的东北方向还散落着一些玉米秸,由于刚刚下过雨,这些玉米秸都被泡在雨水里。 记者注意到,孙政学家一共3间屋,其中一间东屋和一间南屋内都圈养着不少黑山羊,也许是这些黑山羊听到了孙政学的声音,记者进入大院后看到,这些黑山羊都伸着头,眼睛盯着大门口的方向。“今天我家里有事,上午没去放羊,估计它们是饿了,都盼着我来呢,下午三四点去山上放羊。”孙政学说,每年的5月到9月份,村里的人都把黑山羊赶上山,抽空才上山去看看羊。由于这段时间的雨水比较多,他便把黑山羊赶回了家,每天白天上山放羊,傍晚再赶着羊回家。 孙政学告诉记者,他家一共养了50只黑山羊,其中最大的有100斤左右,养了三四年了,最小的一只刚刚出生1个月。“黑山羊比较野,出生五六天,就跟着老羊上山吃草。”孙政学抱起一只最小的黑山羊,这只黑山羊一直朝着羊圈的方向“咩咩”地叫。他告诉记者,黑山羊虽然天性比较野,但是又比较胆小,特别害怕人靠近它,只要一靠近,就吓得它们跑,像今天这样将黑山羊抱在怀里还是第一次,估计小黑山羊有些不适应,所以一直在叫。 “我就住在这间东屋,住在羊圈的旁边,村里晚上经常有来偷羊的,我住在这里晚上看羊。”孙政学指着东屋羊圈旁边的一间屋子说,他在村里盖了新房子,家里人都搬到新房子去住了,这是他的老家,专门用来养羊的,只剩下他和黑山羊生活在一起。另外,羊圈里有4只刚出生1个月的黑山羊,他格外照顾,晚上一旦听到黑山羊的叫声不对,他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羊圈。 羊生病找不出病根,自己急得上火 孙政学告诉记者,黑山羊“毛病”比较多,喜欢上山吃新鲜的青草,即使是将新鲜的青草割回家,黑山羊也不吃,只等着上山时再吃。“黑山羊必须每天都要上山,要不然老待在羊圈里就会生病。”孙政学说,20年前,他种的地比较多,有时候顾不上放羊,下地回来,就从路边给家里的黑山羊割点草带回家中,往羊圈一扔,他就不管了。 过了一段时间后,孙政学发现家里的黑山羊都垂头丧气的,一点活力也没有,羊圈里的青草也几乎没有动,他就非常纳闷儿,以为家里的黑山羊都生病了,便请了村里的老人给黑山羊看病,老人们也看不出黑山羊生了什么病。他又从镇上请了兽医到家中给黑山羊们治病,兽医也看不出这群黑山羊是怎么了。 “那段时间可把我急坏了,急得我上火发高烧。”孙政学说,眼看着家里的黑山羊越来越低沉,他非常担心。在羊圈转了一圈后,他突然想上山走走,便把黑山羊从羊圈里赶了出来,开始往山上赶。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些黑山羊一见了大山,顿时有了活力,争相往山顶跑。 “我这时才明白过来,原来黑山羊天生就属于大山,必须要在山上生长才行,老在羊圈里是不行的。”孙政学说,看到自家的黑山羊都“活”了过来,他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从那以后,无论家里多忙,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到山上去放羊。
祖辈几代已有100多年放羊历史 现年60岁的孙政学告诉记者,他的爷爷小时候是地主家里的“小秘孩儿”(方言,打长工的意思),每天给地主家放牛、放羊。后来解放后,爷爷自己养起了羊。他的父亲从11岁开始就放羊,他小时候也经常跟着爷爷、父亲放羊。“我家祖辈都是放羊的,到我这一辈,有据可查放羊的历史得有100多年了。”孙政学说。 孙政学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家里的羊大都是父亲赶着去山上放。后来,父亲年龄大了,腿脚不好使,但父亲放了一辈子羊,已经习惯了每天去山上放羊的生活,仍坚持每天到山上去放羊。“父亲生前一直都在放羊,后来,父亲的腿脚只能上山,下山时走不了了,我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先去山上把父亲背到山下,然后再上山去把羊赶回家。”孙政学说,父亲和黑山羊打了一辈子交道,临去世前,还忘不了问“羊在哪儿,今天去放羊了吗?” 养了一辈子的黑山羊,除了与黑山羊有感情外,黑山羊也曾是孙政学一家的“财神”。“生活在山里的人,除了种地、养羊,没有别的收入。我记得有一年,山里很旱,庄稼收成不好,粮食卖不成钱,两个孩子上学没有钱交学费了,不得不卖掉了家里的两只羊。”孙政学点上根烟说,当时那两只羊是家里最大的羊,也仅有40多斤,平时是不舍得卖的,卖羊的前一晚,他和老伴儿在羊圈外坐了一晚上。第二天,黑山羊被拉走时,别提有多难受了。
儿女接他去城里享福他却放不下羊 如今,孙政学的儿女都已经在城里参加了工作,儿女们把他和老伴儿接到城里去享福,结果没住两天的孙政学就偷偷地跑回了家。“去年夏天,儿子把家里的羊赶上了山,然后就把我接到城里了,城里的生活是好,但是我就是不适应。晚上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做梦梦见我的羊在山上找不着了,一下子就把我急醒了。”孙政学说,第二天他就收拾着行李背着(方言,偷偷的)儿子偷跑回家了。 “老伴儿留在儿子家给照看孙子,现在我一个人生活在村里。”孙政学说,他每天除了放羊,还种着3亩地,平时只种玉米和小麦。每天一大早,他先去地里干活,干累了就回家赶着羊去山上放羊,中午困了,就在山上的石屋子里眯一觉,下午再赶着羊下山。他觉得日子过得很充实。 “儿女们都劝我把羊卖了,去城里享福,我不愿意卖羊。”孙政学说,虽然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放羊,但是像他这一辈,也已经习惯了每天都放羊的生活,他放了一辈子羊,如果突然让他不放羊了,他就像丢了魂儿一样,浑身不得劲,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好。 文/本报记者 刘燕 本报见习记者李楠 图/本报记者 张驰 ◎ 链 接 五井黑山羊 全身都是宝 除了肉质鲜美外,五井黑山羊全身都是宝。羊毛可做毛毯,羊绒可纺线,羊皮可制革,毛皮可制作御寒性极强的各类裘服。黑山羊的粪便及圈土还可以生成优质的生态肥料,开发价值十分广阔。 在五井镇天井村流传着关于黑山羊的一段谚语:“头顶两只剑,披着庇护发,长着双眼皮,留着山羊胡,穿的是高跟鞋,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山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黄丸,尿的是太太口服液。”孙政学告诉记者,在天井村还流传着一个关于“黑山羊”的民间传说。 传说,很多年以前,村里的王老汉在八岐山上放羊,日上三竿,非常无聊,想抽袋烟提提神,一摸口袋发现自己没带烟。抬头间看见,自己未来的亲家在山溜子上放羊,便想凑到他跟前蹭根烟抽。来到亲家面前,看到亲家“吧嗒、吧嗒”地在抽烟,互相寒暄了一阵后,亲家丝毫没有给他烟抽的迹象。王老汉很生气,觉得亲家太抠门,不会来事。 王老汉回到家后,和自己的女儿说起了这件事,并要求女儿退掉这门亲事。王老汉的女儿无奈之下找到了自己的未婚夫,并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未婚夫在听说了自己父亲的作为后,觉得很没有面子,便回家找父亲“算账”。这时,父亲苦笑着说:“我哪好意思给亲家烟抽啊,那一天,我也没带烟,我碾碎了一个羊屎蛋儿,卷上抽了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