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大家论语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如果至死方休
为什么我们没有大黄鸭
对“黑暗童话”不必过于紧张
在歌声里分羹和做烂
2013年07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什么我们没有大黄鸭



○观点
    □林涛
  著名的大黄鸭9月要来北京了,在哪儿游呢?最近几天,几个地方在争,也有使招的,比如,摆几个玩具大黄鸭在那儿,供游人拍照。
  大黄鸭的诞生,真是和中国有点关系。1992年一艘货轮从中国出发到美国,途中遇风暴,一个装满浴盆玩具的货柜坠入大海并破裂,里面的黄色鸭子等玩具漂洋过海到了美国和英国海岸,荷兰艺术家霍夫曼据此于2007年创作了首只“大黄鸭”。
  2013年大黄鸭在香港展出,随后在国内的几个城市就出现了山寨版的展出,这个咱们擅长,学得快。
  我们为何没有大黄鸭?北京的老字号全聚德,就是以鸭子菜系闻名于世的。首钢的篮球队,吉祥物就是鸭。也可能是我们太民以食为天了,最近关于鸭子的最大的想象力来自于对经典童话丑小鸭的中式版本演绎,这只鸭子最后变成了烤鸭。好笑吧,但不好玩,感觉这个童话的意境一下就没了。
  是我们科技达不到吗?大黄鸭的造型,太司空见惯了。大人们小时候就玩过,现在的小孩子也在玩,荷兰人只不过是把鸭子给放大若干倍,科技含量很少。
  在文化发展方面,“大”在很多城市是常见的。拆一大片地,建个大广场,修个大剧院,盖个大博物馆。说到博物馆,最近的怪胎是冀宝斋,名副其实的奇葩,贬义的。
  文化产业,在一些城市里已经被红火的房地产所绑架,大楼是有了,GDP也增加了,但花架子掩盖不了内在的没文化。
  大黄鸭给我们上了一课,制作成本并不高,经济效益却很好,全世界都争相邀请它去作客。
  文化产业当然要大发展,大手笔的投入是可以的,最要不得的就是急功近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