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重点新闻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截至29日,南方43个县市日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 ◎中国气象局昨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7月以来,高温天气覆盖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19个省(区、市)。据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截至29日,南方43个县市日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中国气象局30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也是有史以来气象部门启动的最高级别的高温应急响应。 在南方43个日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的县市中,浙江奉化(42.7摄氏度)、新昌(42.0摄氏度),重庆丰都(42.2摄氏度)、万盛(42.1摄氏度)最高气温都超过42摄氏度。上海、杭州气温也突破40摄氏度,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由于多地遭受高温“炙烤”,中央气象台接连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到8月8日,江淮、江南以及重庆等地仍将出现较大范围日最高气温超过3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其中江南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日数可达5至8天,部分城市可突破高温历史极值。 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当中央气象台连续两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且预计未来3天预警区的大部地区仍将连续达到高温黄色预警以上标准,可启动Ⅱ级应急响应,这也是高温应急响应的最高级别。 对于连日来各地罕见高温,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分析了三大成因。首先,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出梅较早,副热带高压从7月上旬便开始持续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潮湿闷热;其次,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期。往年七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还处在梅雨季节,而今年由于出梅早,高温日数明显偏多,再加上副热带高压比较强,导致气温持续攀升;第三是大气环流的异常。截至目前,北上并深入内陆的台风几乎没有。往年因为有台风登陆,副热带高压在台风的影响下会撤退、断裂,天气也呈现间歇性高温。而今年台风影响偏南,导致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内陆,高温长期“煎熬”着长江中下游一带。 上海已“热死”两人 30日是中国高温橙色预警连续鸣响的第6天,中国大部地区气温仍在35℃-37℃,局地气温达40℃-41℃。高温使不少民众重症中暑,上海有两人因此身亡。 据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称,最近3天内该院已收治4例重度中暑患者,其中2例在送医时就已经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最终宣告不治身亡。 男子中暑体温表爆掉 7月29日中午12时30分许,贵州到浙江嵊州务工人员吴某被人发现倒在嵊州市城西转盘附近,后被送入嵊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到医院后,值班护士为该男子测量体温,水银体温表(最高测温42度)当场爆表。 吴某被送到医院后,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医生马上采取抢救措施,但最终吴某仍出现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鲜鱼路面被“烤熟” 7月29日,在江苏镇江,一辆运送鲜鱼的货车因为操作不当,在连接扬溧高速公路和沪蓉高速公路的丹徒互通内翻车,车内三万斤活蹦乱跳的鱼儿涌向匝道路面,一时造成道路单向中断,幸亏人员没有大碍。可惜的是,由于高速路面气温太高,大部分的鱼儿捡着捡着就被“烤熟”了!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