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重点新闻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孪生兄弟上大学,双双穿军装 |
坊子杨庄村杨新润、杨新泽成绩优异,今年分别被军事交通学院和哈工大(国防生)录取 |
|
|
杨新润、杨新泽兄弟俩向记者展示录取通知书。 |
|

|
|
人物小档案 杨新润、杨新泽,男,今年18周岁,坊子区九龙街道杨庄村人。两人从小仰慕军人,在读高中期间就注重锻炼身体,做好了从戎的准备。在今年高考中,两人分别考取了607分、600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生)录取。
家人都说兄弟俩懂事 28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坊子区九龙街道杨庄村双胞胎兄弟杨新润、杨新泽的家中,看到客厅里有两名男孩,身高都在1.8米左右,并且长相、衣着、声音、发型都出奇地一致,很难分清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在双胎兄弟的母亲张芳帮助下,记者才将两人区分开来。 张芳告诉记者,她和丈夫杨永海都是农民,平时除了务农也做点小生意,双胞胎兄弟杨新润、杨新泽今年刚满18周岁,另外家里还有两位年近8旬的老人。 “这两个孩子从小就活泼、懂事,家里有好吃的,他们总是先给爷爷、奶奶吃;哥俩之间也经常相互让苹果,都去抢小的那个。”张芳说,这些年来,俩孩子从未吵过架,小学、初中毕业后两人一起升入了离家十几里远的潍坊第四中学,被分在同一个班级。无论上学、放学,还是回家,两人都形影不离。 在记者进行采访时,双胞胎兄弟的爷爷杨善胜说起两个懂事的孙子喜极而泣。“孩子回家就给我洗澡、剪指甲,马上就要外出读大学了,我真舍不得啊!”这名77岁的老人说。 据双胞胎的父亲杨永海介绍,他们家的收入虽然并不是很高,但一家人其乐融融,老人身体健康,孩子懂事好学。“兄弟俩知道我和她妈供应他们上学不容易,平时给的零花钱从不乱花,而是都攒下来,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必需品。”杨永海激动地说,“两个孩子都很懂事,我已经很欣慰了,现在又争气都考上了大学,我和妻子打心底里高兴。” 性格互补都爱踢足球 杨永海说,杨新润、杨新泽这对双胞胎兄弟不但外形酷似,就连爱好、特长和志向也都如出一辙。两兄弟喜欢看同一种类型的电视节目,课外书也是,就连上体育课也都爱踢足球。“高中三年,两个孩子都是他们班足球队的队员,并且都是后卫,防守起来倒是能迷惑对方前锋。”杨永海和记者开起了玩笑。 记者与双胞胎兄弟俩交谈发现,两人的性格略有差异,哥哥杨新润有些腼腆,而弟弟杨新泽性格比较外向。面对记者的提问,杨新泽都是先让哥哥回答,在哥哥不作答时他才侃侃而谈。“学校举办的足球赛,我和哥哥都踢后卫,一般我在哥哥防守之前先上,哥哥在我的后面做保障。”杨新泽说, 在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中,哥哥给了他很多帮助。“哥哥性格稳重,而我比较毛躁,在这方面我要向哥哥学习。在这次高考中,哥哥的成绩比我高出7分,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杨新泽不忘夸赞哥哥两句。 谈及兄弟之间的默契,哥哥杨新润说:“有一次我们俩给爷爷买礼物,没有事先商量,决定分别给老人一个惊喜,放学回家后将礼物送给爷爷,结果发现买的都是一样的。”除此之外,两人经常在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 大学期间想好好历练 今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兄弟俩查询了一下,哥哥杨新润的成绩为607分,弟弟杨新泽的成绩为600分,兄弟俩填报志愿时进行了慎重考虑。两人从小就仰慕军人,最终选择填报军校和国防生。“结合高考分数情况,杨新润选择填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而杨新泽则填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兄弟俩分别选择的是军事交通指挥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很幸运,俩人都接到了录取通知书。”杨永海说。 “18日,哥哥杨新润就收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而弟弟杨新泽的通知书迟迟未到,着实让家人担心了一段时间。24日,杨新泽的录取通知书终于收到了,我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下。”杨永海说,两个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待在一块,也该让他们分开单独历练历练了。希望双胞胎兄弟俩读大学期间好好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学成之后回报社会,这是他们夫妻俩最大的心愿。 哥哥杨新润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选择填报军校和国防生,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磨炼,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为了能够体检过关,兄弟俩读高中期间在刻苦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还特别加强了体育锻炼。“为了把身体锻炼好,我和弟弟课余时间经常踢足球,就是为了保证将来上大学时身体素质过关,现在我俩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眼下时间比较多,身体还得再锻炼锻炼。”杨新润说。 在记者准备离开时,遇到了前来向杨永海祝贺的村民杨善冰。“这两个孩子从小就懂礼貌,生活简朴,如今双双考上了大学,将来肯定有出息,这也是父母教育得好。”杨善冰说,杨永海夫妇吃苦耐劳,家里种着地,闲暇时间还外出打工,赡养老人、教育孩子,与四邻八舍相处得和和睦睦,是全村村民学习的榜样。他衷心祝愿这对孪生兄弟在今后的人生舞台上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 文/图 本报记者 戴江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