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刚从医院回来的王玲。 |
|

|
|
◎16岁辍学挣钱养家并资助俩学生◎重病在身生活拮据仍悲天悯人
在诸城有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孩,从16岁资助两名学生上学开始,她便一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奉献着一份份爱心。然而,这样一位热心的女孩,却在2010年被查出了白血病,在生病期间,她却依旧不忘帮助别人。这位美丽的24岁女孩叫王玲。 坎坷童年 造就了一个坚强女孩 初次见到王玲是在诸城市的张择端书画艺术城,她的玲珑玉器店就在这里,主要经营玉镯、玉坠等。 7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张择端书画艺术城,王玲的表哥告诉记者,王玲去医院了,得过会儿才能回来。 下午4时许,王玲从医院回来了。她戴着一个白色口罩,仅露着一双美丽的眼睛。“我是跟着我表哥来到这里的,因为身体的原因,在这里相互有个照应”,王玲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 1989年出生的王玲,要比同龄人显得成熟一些。童年,留给王玲更多的是不堪回首的过去。王玲3岁那年,她的父亲不幸去世,王玲唯一的哥哥也不幸夭折,留下了王玲母女相依为命。生活的艰辛,让王玲过早的承担起了本不该这个年龄承担的压力。 接连失去了父亲与哥哥,王玲与母亲生活上的贫困可以忍受,但每当夜晚来临,她就开始思念故去的父亲与哥哥。 看到母亲一个人日夜劳累,幼小的王玲希望自己早点长大可以照顾母亲。特别思念父亲与哥哥时,王玲就会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不让母亲看到,因为她知道,母亲心中的痛要比她深的多。 16岁辍学 打工赚钱奉献爱心没停歇 “后来,母亲担心我跟着她受苦,就带着我改嫁到了大王门村。”王玲说。但事情并没有她们想象的那样完美,第二次婚姻,并没有让母女俩过上幸福的生活,继父整天对王玲母女拳打脚踢,给王玲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13岁那年,因为经受不住继父的拳打脚踢,王玲曾带母亲离开了继父家,但后来,继父好言相劝,善良的母亲又回到了这个曾经噩梦不断的家。16岁那年,王玲辍学了,也开始了她的行善之路。她每月的工资,除了留下生活费外,一部分钱给母亲,另一部分用于资助两名学生,直到他们读完高中。 除了帮助这两名学生,王玲还帮助过不少生活困难的人。其中她帮扶的一位沂水的老奶奶让她印象深刻。“奶奶共有8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抚养她。她一个人住着草屋,家里没有电,冬天屋里温度在零下十几度。看了就让人心疼。”王玲说。 就是这样一位善良的女孩,从16岁开始行善,一直坚持了这么多年,被王玲帮助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信仰和爱,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这是交谈中王玲经常对记者说的话。 患白血病 生活拮据不忘献爱心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善良的女孩,在2010年被查出得了白血病。3年前,王玲突然感冒发烧,一直不见好。2010年5月2日,王玲不小心摔伤了,到诸城市人民医院做检查,化验结果显示,她得了白血病。 纸包不住火,王玲得白血病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母亲的耳朵里,母女俩抱头痛哭,命运对这个苦命的母亲如此不公,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唯一的女儿又查出得了白血病。 患病3年多,王玲一直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病情开始不断好转,据医生讲,再过五年左右,王玲完全康复的可能性很大。每月医药费3000余元,为治病王玲把自己的房子卖了,现在租房子居住。但并不宽裕的她,却从自己的医药费里拿出了200元,捐给同岁的患有尿毒症的女孩朱佩佩。 最大心愿 到电影院去看场电影 当记者问王玲现在最想做什么事情时,她说:“我想去电影院看场电影,上次在电影院看电影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王玲在张择端书画艺术城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除了去医院,大部分时间都在店里。舍不得花几十块钱去看场电影,却对身患尿毒症的朱佩佩伸出援助之手。 王玲告诉记者,等她身体康复以后,她要好好的孝敬自己的母亲,同时好好经营自己的玉器店,将爱心一直传播下去。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郑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