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带马扎携凉席家长冒雨通宵排队,只为给娃报个名 |
◎胜利东小学附设幼儿园昨报名,众多家长彻夜排队 ◎老师称,没领到报名序号的幼儿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
|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让孩子上一个好一点的幼儿园,接受好一点的教育,成了大多数父母共同的心愿。8月5日,是奎文区胜利东小学附设幼儿园的报名日,该幼儿园今年计划招收240名学生。8月4日晚10时30分许,记者在报名点胜利东小学门口看到,近200名家长带着马扎或凉席,通宵排队等待领取第二天早上才发放的报名序号。而有的家长为了抢到一个名额,4日上午就早早来排队了。在通宵排队的“大军”中,有不少都是老人。当晚还下起了雨,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家长们为孩子报名的决心。该幼儿园老师表示,5日一大早,五分钟时间内就发放了220多个报名序号,虽然仍有父母没领到号,但幼儿园会根据情况处理。
现场探访 近200名家长通宵排队 4日晚10时30分许,记者来到文化路与胜利东街交叉口北100米路东侧的胜利东小学门口,看到门口北侧聚集了不少人,这些人多数都坐着小马扎,手里拿着扇子,弯弯曲曲的队伍一直向北延伸了七八十米。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排队的人数接近200人,他们都是来胜利东小学附设幼儿园为孩子报名的家长。 记者注意到,排队的人群里还有不少带着凉席、衣服等物品,看起来像是准备打持久战。“今晚我就睡在这了,都排到这个点了,如果现在回去,明天排不上号就可惜了。”一名躺在凉席上的家长告诉记者,听说今年胜利东小学附设幼儿园只招240名学生,担心女儿报不上名,所以她提前来排队。记者在队伍中看到,不少人为了打发时间,还凑成堆打起了扑克。 采访中记者发现,排队的人中很多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辈的老人。“明天胜利东小学附设幼儿园招生,我是来排队给孙子报名的。”人群中一名老人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和儿媳妇工作比较忙,没时间来排队,担心孙子报不上名,他就来了。“我排在40多号,听说最早的上午9点就来了,等到明天9点才报名的话,得排24个小时啊!”老人说。 五分钟发放220多个号 5日上午,记者又来到现场,在家长等待区,胜利东小学附设幼儿园办公室主任丁老师正在维持秩序。丁老师告诉记者,5日凌晨5时许,学校就统一发放了报名序号,5分钟内就发到了220多号。此次计划招收240名孩子,240个序号在当日早上7时许就已经全部发放完毕。 在报名现场,记者看到还有部分未领到序号的家长,他们正心急如焚地咨询工作人员。家住中央生活城小区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8月4日晚,她排队等待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家中有急事,她就把马扎放在队伍中占了个位,便匆匆赶回了家。没想到等她处理完事情,5日早上7时30分许赶回来的时候,序号已经发放完了。“本来以为会按照昨晚排队的序号,没想到又重新分了序号,我的马扎也被人放到了角落里,郁闷死了。”刘女士说。而对于这部分没领到序号的家长,丁老师表示,学校会考虑实际情况来处理。 通宵排队报名已成常态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领到序号的家长十人一组前往报名点,填写报名登记表后,孩子们还要接受老师的“面试”,所以虽然报上了名,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被录取。“我们会在8月10日发榜,到时候家长们就知道孩子能不能上学了,一些年龄不够和表现不合格的学生,有可能不被录取。”丁老师说。 记者走访了解到,像这种通宵排队报名的现象非常普遍,几乎成了“常态”。领到240号的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她同事的孩子上学报名,也是通宵排队。“拿胜利东小学附设幼儿园来说,听说每年报名都要通宵排队。”王女士说。 当记者问及为何对该幼儿园情有独钟时,王女士称,胜利东小学附设幼儿园这样的公立幼儿园,花费少,而且师资和管理也让人放心。“以前孩子在私立幼儿园上学,每年至少花费六七千块钱,在这里每年才花费不到三千块钱。而且师资方面也挺不错的,所以现在大家挤破头想进这类幼儿园。”王女士说。 采访中还有部分家长认为,上了胜利东小学附设幼儿园,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胜利东小学。丁老师告诉记者,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现在上幼儿园没有地域限制,只要年龄够了条件够了就行,但是上小学是要划片的,这两者并没有关系。”丁老师称。 家长不必盲目跟风排队 截至8月5日中午12时,240名家长已全部报名完毕,但是仍有17名家长没有领到报名序号,对于这部分家长,胜利东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工作人员也让他们进行了登记。“我们会切身考虑家长的利益,争取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所以这17名没有领到报名序号的家长不必太担心。”丁老师说。 丁老师告诉记者,本次招收的240名学生中,原计划分6个班,每班40人。至于多出来的17名学生,将会尽量合理分配。而对于这种家长通宵排队的现象,对学校来说也并非第一次。“去年也有家长来排队,我们校方非常理解家长们的心情,但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不管是否排队,我们都会妥善给学生安排好,所以家长不必盲目跟风。”丁老师说。 排队故事1 为排队晚饭也顾不上吃 今年65岁的韩女士家住奎文区广文苑小区,4日晚6时许,她没顾上吃晚饭就来给孙子排队。韩女士告诉记者,排队的家长自发按先后顺序排了号,她排在100号。“下午看见很多人在学校门口排队,心里就慌了,饭也没来得及吃就抓紧跑来排队,板凳和晚饭也是后来儿媳妇给送来的。”韩女士说,儿媳妇送来的晚饭她一口也没吃,“心里着急根本就吃不下,一晚上就喝了几口水。” 儿子、儿媳第二天都得上班,通宵排队的“重任”便落在了韩女士身上。晚上8时许,韩女士让来送饭的儿媳妇将凉席、板凳、衣服、雨披等物品一起带来,准备打“持久战”。“没办法,儿子、儿媳妇明天还得上班,晚上还得在家带孩子,只能是我这个老太太来了,反正我除了在家带带孩子也没啥事儿,等他们明早来给孩子报上名了我再回家休息。”韩女士说。 虽然已是晚上,可天气还是很炎热,加上蚊子“肆虐”,通宵排队并不轻松,加上心里急躁没底,煎熬可想而知。“那能怎么着?这会儿要是回去了,排了一晚上的队可就白费了,现在家家就一个孩子,要是真上不了学怎么办?还是在这儿排着吧,心里还能踏实点儿,为了孩子受这点儿罪不算什么。”韩女士说。 在跟记者聊天的过程中,韩女士不停地扇着蒲扇,人群中也不时传来叹息声,看得出来,家长们的心情都很焦躁。“学校老师过来劝了好几次,说是让大家放心地回去,明天肯定能报上名,但大家都不走。一共就招240个学生,谁能放心回去等着?万一报不上名咋办?”一名家长说。 当晚来排队的还有65岁的王女士,她告诉记者,她的外孙今年6岁了。“听说胜利东小学附设幼儿园只招240个孩子,如果报不上名,孩子上不了学可咋办?都为了孩子,辛苦点也不算什么。”王女士说,考虑到女儿白天上班,晚上再熬夜排队受不了,而她退休在家闲着没事,便替女儿来排队。 排队故事2 全家总动员轮流来值班 今年75岁的周先生排在93号,虽然他不停地摇着蒲扇,可汗水还是大滴大滴地往下落。他告诉记者,他家住在虞景湾小区,孙子今年6岁。“我儿子下午4点半就来排队了,我在家吃了晚饭,6点左右过来替他,他明天还得上班呢,让他回家休息会儿,等下半夜2点,我孙女再来接我的班,她就一直值到明天早上她爸爸带着弟弟来报名了。”周先生说。 据了解,在排队的家长中,像周先生家这样“全家总动员”的并不在少数。“一个人在这儿排一夜太累了,又热又吵心里又急躁,明天还得上班,没办法,只能轮流在这儿值班了。我先在这儿排着,我妈凌晨两点来替我,明天一早孩子妈妈再带着孩子来报名。”排在94号的市民金先生放下手中的平板电脑说,“我家是对龙凤胎,俩孩子都得报名,当家长的吃点儿苦受点儿累算什么?孩子能录取,我们全家就放心了。” 不少年轻家长纷纷表示,因为招生名额有限,生怕自家孩子报不上名,大家都选择通宵排队等号,要是回去就白排了,可明天还得上班,无奈之下只能请求自己的父母“支援”,全家轮流“值班”了,这样还能轮着休息会儿。 “看这阵势,比考大学还难啊!”很多在排队的老人感慨道。“真是没想到,上个幼儿园这么麻烦,在这儿排着队心里别提多急躁了,还好来得早,要是晚来一会儿,全家出动也排不上号了。”正在排队的一名家长说。 现年64岁的张女士家住经济开发区,当天晚上,她带着马扎,拿着蒲扇,还有水杯、衣服等物品来到排队现场。“我是接替我女儿来排队的,她明天还要上班,晚上没法熬夜,我晚上觉少,就让她回去休息了,我替她在这盯着。”张女士说,她是吃过晚饭才过来的,晚上她在这排队,早上女儿再来接她的班,顺便给孩子报名。她的外孙现在奎文区一家幼儿园上学,女儿听说胜利东小学附设幼儿园教学条件好,便想送孩子到这所幼儿园。“农村孩子上幼儿园,有多少收多少,城里孩子上个幼儿园,还得连夜排队。”张女士笑着说,她虽然不理解,但既然女儿也来排队了,她心疼女儿,就来了。 排队故事3 半夜大雨也浇不走家长 5日早上6时,记者又来到胜利东小学门口,看到家长们已经不在门外排着长龙等待,而是进入了学校内部专门的“家长等待区”。一晚上没合眼的家长,此时脸上写满了疲惫。 今年65岁的张女士为给孙女报名,熬了一个通宵,记者见到她时,她已经困得快睁不开眼睛了。“年轻时就很少熬通宵,上年纪了更是每晚很早就睡了,这样通宵熬,身体直接吃不消。要不是为了孙女,打死我我也不来。”张女士说。 在与张女士的攀谈中,记者了解到,家长们在通宵排队的过程中,还迎接了一场大雨的洗礼。“凌晨两点多钟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当时下得很大,很多家长都没有带伞,弄得十分狼狈。当时有的人直接躲到车里了,有的人和别人挤着用一把伞,有些人没有伞也没有车,只能大半夜打电话给家里人,让家人来送伞。”张女士说。 正说着话,张女士的老伴来给她送早饭了,还带了一件干爽的衣服。张女士接过衣服,笑着说:“昨天晚上把衣服都淋湿了,不过到这会儿都已经干了,先不换了,等孙女报完名再说吧!”记者问及有没有家长因为下雨而放弃排队时,张女士说:“基本上没有,大部分家长都冒雨在这儿等着。即使有小部分家长回家了,也一大早就赶回来了,自己孩子的事儿谁能不上心。” 家住西上虞小区的家长王女士十分幸运,因为她恰巧领到了第240个报名序号,能拿到这珍贵的“末班号”,王女士感到特别庆幸。“昨晚孩子的爷爷奶奶排队的时候,下起了大雨。我们怕他们淋雨生病,就来把他们接回家了。本来通知单上写的八点半开始报名,没想到,我们七点多来的时候,别人说序号都发放完了,惊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幸亏还有最后一个序号,真是万幸啊!要是领不到号,就后悔死了。”王女士说起来仍是心有余悸的样子。
A4-A5版文/图 本报记者 刘燕 本报见习记者 李楠 张身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