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华镇农民沾了规模化的光 |
◎朱旺村有30家种烟户,一户种植20亩黄烟能收入12万◎寿塔社区有100多家养貂户,养貂成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
|
|
村支部书记李光红(左)和西瓜种植户刘治玉(右)抱着丰收的果实,开心地笑了。 |
|

|
|
又到一年收获季节,对于皇华镇寿塔社区的村民来说,今年收获的不仅是“果实”,收获的还有喜悦。黄烟收成不错,价格也高,烟农们喜上眉梢;西瓜换成了钱,瓜农们甜在心上,喜在脸上;养貂业迅猛发展,效益倍增,村民们赚的盆满钵溢。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尽享丰收带来的喜悦。
朱旺黄烟合作社, “黄烟”滚滚铺富路 眼下正是黄烟收获的季节,皇华镇朱旺村的村支部书记李光红一提到黄烟种植,就打开了话匣子:“今年黄烟收成不错,价格也高,这两年全村人靠种植黄烟走上了富裕路,现在条件好了,我们正考虑把村庄重新绿化一下,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舒心一些。” 村民周乐文高兴地说:“现在种黄烟收入是种花生收入的两倍还多,村里合作社的服务又跟得上,除去费用,一亩黄烟纯收入6000多元。我今年共种了20亩,收入12万元不成问题。” 村两委为了提高村民种烟积极性,村里成立了朱旺黄烟种植合作社,对种植黄烟的农户,专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据统计,目前,朱旺村种烟的农户近30家,其中规模在10-30亩的种烟大户达10多家。他们年收入都在6-15万元之间。 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赛过苦口婆心的宣传,人人觉得种植黄烟有账算,种烟热情一下子就上来了,全村黄烟种植规模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回想起全村种植黄烟的历史,支部书记李光红心情格外激动。
西瓜换成钱,瓜农们甜在心上喜在脸上 寿塔社区多年来有着种植西瓜的传统,时下刚刚经历过西瓜飘香的季节,想起一个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换成了钱,瓜农们甜在心上,喜在脸上。寿塔社区将传统的西瓜种植进行有效整合,成立西瓜专业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持和销售服务,带动50多户西瓜种植户走上了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这几天,皇华镇寿塔社区后寿塔村西瓜种植户刘治玉喜上眉梢,因为他今年种植的西瓜又是大丰收。“西瓜快成熟那几天,我每天吃完了早饭,亲一亲小孙子,便戴上斗笠,骑上我的电动车去看望满地的‘金蛋蛋’。”刘治玉边回忆边向记者讲述着西瓜成熟前的点点滴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寿塔西瓜多年来都有着瓜香四溢、沙甜如甘的口碑,说起西瓜的品质,刘治玉跟我们说起了西瓜种植的诀窍,比如,这里的西瓜从来都不使用化肥,平常都是使用有机肥料等等。 刘治玉告诉记者,西瓜的种植看似很繁琐,其实相比较其他作物的种植,瓜田的管理需要的劳动量却不是很多,而收益比种植其它农作物要高。据了解,仅这一项特色农业便可使寿塔社区十几户农户增收五十多万元。
发展特色养殖队, 村民赚的盆满钵溢 宋瑞波是寿塔社区的养貂大户,从事特种动物养殖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今年他又养了1000多个种貂。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养殖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养殖需求。就在他万般焦急,举足无措的时候,社区规划的养殖小区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社区养殖园区建成后,他第一个搬入了新的养殖场。 在寿塔社区,像宋瑞波这样靠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的村民不在少数。近年来,随着特种动物养殖行业的深入发展,很多的农户加入到发展特色养殖的队伍中来,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致富需求,社区通过土地流转,建设特种动物养殖园区。 今年,社区又进行了规划调整,将一片闲置的荒岭薄地进行了整理,准备在今年扩建成新的养殖区。新规划的这个养殖区原先是一处积水的沟坎,社区投资近百万元进行了整治,养殖区全部建成后,社区养殖规模将扩大4万套,为社区养殖户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近年来,寿塔社区养貂业迅猛发展,效益倍增,并成为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全社区目前共养貂10000多个种,1000个种以上的有10几家,规模养殖户达100多户。养貂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农民快速致富的道路。今年,在狐貂行业持续攀升的市场形势下,全社区的养貂户一定赚的是盆满钵溢。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吕凯 本报通讯员 王丽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