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油画家对潍坊20多个景点进行采风,创作40余幅画作 |
“赋彩潍坊”油画展今日开展 |
|
|
今年4月份,在潍坊博雅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带领下,五位优秀青年油画家对潍坊20多个景点和自然风光进行了采风活动。历时三个月,五位画家创作完成了40余幅“赋彩潍坊”主题作品,这些作品于8月9日在丽景美术馆进行展出。8月8日,记者采访潍坊博雅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兆元了解到,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艺术家纯熟的绘画语言,独特的艺术视角去描绘,反映和挖掘我市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同时,为我市油画的发展“抛砖引玉”,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促进潍坊油画市场繁荣发展。
青州井塘古村采风 让画家们印象深刻 8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潍坊博雅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办公室见到了公司的董事长庄兆元,庄兆元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刚刚出炉的《赋彩潍坊——中国油画名家画潍坊作品集》。 庄兆元向记者介绍说,今年4月9日,“赋彩潍坊——中国油画名家画潍坊”活动举行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结束后,郑春龙、李贵男、管朴学、张曙光、王宏峥五位优秀青年油画家展开了为期一周的采风活动。为了让五位画家更好地了解潍坊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他带领五位青年油画家对奎文区、坊子区、潍城区、寒亭区、滨海区以及青州、临朐、昌乐等县市区的20多个景点和自然风光进行了采风。 在采风活动中,青州的井塘古村给庄兆元和众画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井塘古村依山而建,形成了具有明代建筑风格又有西部山区居住特色的古建筑群,是目前山东省内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古村落。整个村落被古城墙包围,城墙用青石砌成,展示了古人高超的建筑技巧。“井塘古村内的水井上还有以前打水用的辘轳,井口上还有用绳子打水时勒出的痕迹,感觉非常有生活气息。”庄兆元说,井塘古村不仅体现了潍坊的人文风貌、历史古迹、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当地居民对自然环境的一种保护。 非遗传人成创作题材 传承精神让画家感动 经过3个月的创作,截止到7月底,五位画家完成了40余幅赋彩潍坊主题作品。 “每幅作品都把潍坊的风土人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看画睹物的视觉冲击。”庄兆元说,像中国国防大学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郑春龙的《奎文门》、中央民族大学油画系主任李贵男的《昌乐古火山口》、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管朴学的《坊子火车站》、中央民族大学油画系副教授张曙光的《杨洛书》以及中国名家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副院长王宏峥的《十笏园》等作品都从不同的艺术角度、不同的审美角度入手,提炼了潍坊的风土人情,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大气磅礴、细致入微的油画作品。 庄兆元说,五位画家在采风时,被杨洛书等8位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精神深深地感染。采风结束后,张曙光重点创作了《年画传承人杨洛书》、《高密剪纸传承人范祚信》、《潍坊风筝传承人韩福龄》、《潍坊风筝传承人张效东》、《聂家庄泥塑传承人聂希蔚》、《高密扑灰年画传承人吕蓁立》、《潍坊核雕传承人王绪德》、《老潍县肉火烧艺人宋家山》等8幅作品,通过8位传承老艺人,表现出潍坊非常注重杨家埠木板年画、高密剪纸、潍坊风筝、肉火烧、聂家庄泥塑、高密扑灰年画及潍坊核雕方面的传承工作。 庄兆元表示,近几年来,潍坊市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他希望能通过“赋彩潍坊——中国油画名家画潍坊”活动助推潍坊非遗传承发展。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 促进潍坊油画发展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潍坊文化市场兴盛,特别是潍坊被授予“中国画都”的称号,但美中不足的是我市文化市场的交易量以中国画和书法为主,对油画的欣赏和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庄兆元向记者介绍,从文化发展角度来说,油画可以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油画被称为“舶来品”,也就是说油画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外来的东西,在感观上影响了人们的判断。其实,艺术本身是无国界可分的,文化与世界在不断地融合。 在潍坊,有很多油画爱好者和收藏家,这些爱好者和收藏家都很渴望有一个油画市场的正规发展平台。庄兆元说:“‘赋彩潍坊——中国油画名家画潍坊’活动首批邀请到了郑春龙、李贵男、管朴学、张曙光、王宏峥五位优秀青年油画家,为潍坊市民打造一场盛大的艺术盛宴。此次活动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内容丰富、品质高端,充分显示了中国油画艺术的风采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另外,本次活动还为广大油画爱好者、收藏家搭建了良好的艺术交流平台,促进了潍坊油画市场繁荣发展,丰富了潍坊“中国画都”称号的内涵。“我们举办这次活动,主要是为潍坊油画的发展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为中国油画在潍坊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庄兆元说。 本报记者 刘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