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高温似火烤·事件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大房企疯狂拿地之后:土储可供开发3-5年】本周,中海地产、碧桂园、万科等上市房企陆续发布中期业绩,土地储备基本可供未来3-5年开发。中原数据显示,7月十大标杆房企购地金额达333亿元,创年内新高。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严跃称,下半年土地市场降温是不太可能的。 ——@新浪房产
【15家房企七个月吸金3400亿元 同比涨幅超三成】截至8月7日,15家房企公布前七个月销售业绩,总销售金额为3338.64亿元,同比涨幅高达31.6%。从销售额来看,万科前七个月以976.5亿元销售额稳居第一;保利地产以705.5亿元紧随其后;恒大地产则以527.2亿元居于第三位。 ——@北京房产
【扬子晚报:房价越低越丢人?混账逻辑!】自称清华客座教授的曾宪斌放言:房价越低城市越丢人。不管雷语背后是怎样的混账逻辑,曾教授意思很明确,房价要大涨才行。雷语也在意料之中:曾教授是"著名房地产策划人、大型房地产公司地产总监"。被利益绑架的言论,不能以教授身份发。 ——@央视网新闻
【万科坚决不做“单价地王”】万科“不拿地王”的原则,针对的是“单价地王”,因为过高的单价意味着,只有房价在短时间内大幅上涨才能实现盈利,这不仅会给公司经营带来风险,还可能为“高地价—高房价”的恶性循环推波助澜,带来社会问题,这是我们必须坚决回避的。 ——@王石
【任志强:做房奴的过程中享受了生活】中国人的房奴观念有误,很多人所谓的“房奴”其实是用今天的货币锁定了今天的价值。几年后,大家会发现分期付的那些钱变得超值,所谓的房奴都成了有钱人,还在做房奴的过程中享受了生活。 ——@新地产
【李嘉诚之子抄底欧洲 外媒称几乎买下英国】华人新首富李泽钜最近斥资77.53亿港元收购了英国天然气供应商WWU,他将控制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这意味着,英国四分之一人口将使用李家的天然气。因之前还收购了英国电网和供水网络两大业务,英国媒体称李泽钜“几乎买下了英国”。 ——@新浪财经
【大妈瞄上济州岛房产 年增值10%五年可移民】有这样一条消息席卷了整个互联网,说中国大妈出手济州岛,五天后可移民。报道里是这样说的:中国大妈当了一回“金融大鳄”狂卷全球黄金之后,一些房地产项目甚至连样板间都没有。 ——@长春理财
【相恋六年却止步于房产证上的署名】“房产证要加我名字,不行咱俩就分手。”“咱俩可谈六年了,就因个破名字,你就要分手?”这段话发生在相爱六年准备结婚的情侣身上,他们大学一开始便认识并相恋了,且找到工作后一起租房奋斗。在房子署名前,感情是否能够胜出值得三思。 ——@365地产家居网常州站
【上海三高楼遭调侃为“厨房三件套”】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刚刚结构封顶,就被网友戏称为“打蛋器”。并且,这个新家伙还连累了那里的邻居——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两者看起来像是“开瓶器”和“注射器”,三者排列在一起,被调侃为“厨房三件套”。高楼建筑风格越来越生活化。 ——@房地内参
【万科:房价上升压力大减】中报显示,上半年,万科实现了逾836亿的销售额,创历史新高,正是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火爆的缩影。但万科董秘谭华杰指出,一、二季度商品房销售存巨大反差,二季度急剧回落。综合批售比和库存等因素,目前房价大幅上涨的动力已不存在,下半年房价趋于稳定。 ——@财经杂志
【楼市最大变数:决策部门正在酝酿长效机制】记者从接近知情人士处得知,有关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初步草案。该草案正在有关部委、协会等小范围内征求意见。但推出时机尚未确定。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本届政府楼市调控的“关键一招”。 ——@经济观察报
【土地卖完 才有真正的房产税】吸引资金,吸引人才,提升地价,扩展新区,这是目前城镇化的主线索,没有地方政府愿意本地率先征收房产税,降低本地的吸引力。从这个角度说,几个高房价城市一起推,不找单个试点,是更好也是更公平的选择。 ——@长春新浪乐居
【中房观察:下半年楼市调控走向何方?】自2011年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未提房地产调控,以往“一刀切”的调控思路或许将改变,未来“去行政化”的调控将占主流,而房产税试点范围扩大也将加快推进。 ——@中房网官方微博
【太原小产权房的“穷途末路”】8月6号,有网友向新浪乐居爆料说,在新建路上聚集了大量市民前去“散步”,此路段拥堵已经超过7个小时。据相关数据统计,太原市在售及待售项目314个,但取得预售证、五证齐全的项目却仅有70余个。开发商跑路,业主人心惶惶。 ——@太原新浪乐居
【土地市场狂飙 疯狂补仓地主家余粮仍不够】新浪乐居调查表明,尽管9大房企在南京土地储量约652万平米,但对比今年以来商品房560余万平米的成交面积,按照目前南京的卖房速度,也只够卖8个多月。在销售市场去化的房企开发流转的双重加速下,“地主家的余粮也不多了”。 ——@南京新浪乐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