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高温似火烤·事件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厨房失火,五万血汗钱被烧 |
银行工作人员加班清点,帮六旬老太太兑换出47000余元 |
|
|
银行工作人员晾晒清点被烧毁的人民币。 |
|

|
|
年过六旬,辛辛苦苦积攒的5万多元钱藏在厨房,谁知厨房失火,血汗钱被烧得面目全非。老人找到银行,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清点残币,成功兑换出47000多元,为老人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求助 藏厨房五万元钱被烧 7月下旬的一天下午,一名中年女子搀扶着一名老太太走进中国工商银行安丘支行营业厅,见到银行的工作人员便问:“这里可以兑换被烧坏的钱吗?” 银行的工作人员耐心询问后得知,这位老太太已经年过六旬,是坊子区黄旗堡街道人,中年女子是她的女儿,姓周。据老太太介绍,她和老伴把卖葡萄的五万多元人民币藏在厨房,本想攒个整数后再一起存到银行。没想到这期间发生了意外,厨房里的煤气灶着火引起火灾,把五万多元钱烧得残缺不全。老两口是又气又急又悔。 据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对母女到银行时手里拿着村委会开具的介绍信,信上写着“家中失火致使人民币损坏”。母女二人用塑料袋装着被烧毁的钱,她们也不知道被烧了多少钱,只是模糊记得是5万元左右,希望银行的工作人员能帮她们把被烧的钱兑换成完整的。 银行的工作人员接过她们手中的钱袋,向她们保证一定会尽量兑换残币,她们才放心的离开。 银行 加班加点清点,兑换47000余元 银行工作人员王琳告诉记者,收下母女俩的钱袋后,她便和4名同事到后台清点残币。打开塑料袋,一股烧焦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她们发现这些残币不仅被火烧过,还被水泡过,表面上有一层厚厚的油。 “先要一点点去掉残币上面的油,再摊开晾干,才能一张张清点兑换。”王琳说,残币兑换比较麻烦,需要一张张清理、拼凑、兑换。因为残币数量太多,办公室的桌子、柜子、地面上都摆满了。考虑到老太太比较着急,她们就加班加点清点残币。 这些钱从外观上看烧得比较严重,但值得庆幸的是烧毁比较严重的多是五元、十元等面值较小的,面值大的多数只烧了边缘,这家人的损失也就相对小一些。银行5名工作人员从下午2时接过残币,加班加点清点完了残币,兑换了47000多元人民币。 第二天一大早,银行的工作人员便把崭新的人民币交给了老太太的女儿周女士。周女士接过钱后,立即把钱存到了银行,表示以后一定不会再让父母把钱藏在家里了,会督促他们把钱存到银行里。
◎提醒 大量现金不宜藏家中 酒坛、破鞋、电饭锅底等地方是部分市民认为家中藏钱最安全可靠的地方,但一不小心被家人当成垃圾卖给废品回收站或无意间损坏人民币的事情常有发生。 记者调查得知,部分老年人和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喜欢将大量现金留在家中。因为担心现金放在家里会被偷,他们往往会找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把钱藏起来,但这些地方又容易被忘记,时间长了,很多人就会忘记藏钱的具体地点,造成人民币被虫叮鼠咬、霉烂或者碳化,造成经济损失。 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特殊残缺的人民币兑换,必须要满足图样和纸张能够完整连接且真假可辨的前提,在满足上述条件后,如果票面剩余四分之三以上,按原面值兑换;如果票面剩余二分之一以上至四分之三以下,则按原面值的一半兑换;低于二分之一的不能兑换。 “以前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藏在家里的钱腐烂、被烧、被咬的很多,但数额这么大的很少见。”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中国工商银行安丘支行的工作人员也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市民:“手头多余的大额现金最好存入银行,以防发生意外。年龄大的市民如果不懂如何存取款,到银行后可以请银行的工作人员协助。”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刘国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