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潍坊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苦瓠子有毒,一家三口中招
2013年08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苦瓠子有毒,一家三口中招
  于淑玲告诉记者,刘会香一家就是吃了这棵藤上结的苦瓠子中毒的。



◎城区一市民用瓠子炒肉丝,一家人吃完后上吐下泻  ◎医生提醒市民瓠子分两种,苦瓠子含毒素切勿食用
  8月11日,市民杨先生致电本报反映,市民刘会香一家三口吃了别人送的瓠子后食物中毒,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他们所吃的瓠子除了味道比正常的要苦外并无异样。对此,专家表示,瓠子分为甜瓠子和苦瓠子,甜瓠子营养丰富,而苦瓠子含有植物毒素碱糖甙,毒性很大,即便加热也不易分解,市民切勿食用。
瓠子炒熟感觉发苦,吃完以后中毒
  11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潍城区潍昌路上的康乐钢材市场。“就是吃了这棵藤蔓上结出的瓠子才中毒的。”经营钢材生意的于淑玲指着厂房南面的一个藤架说。记者留意到,结出“毒瓠子”的藤蔓绿油油的,并没有什么异样,上面还挂着几个没采摘的瓠子。
  “我自己摘了两个吃完并没有出现什么不适,这才摘了两个送人,没想到对方一家三口吃完就食物中毒了。”于淑玲对于一棵藤上结出两种瓠子感到很纳闷。
  就在这时,同样在该市场从事钢材生意的刘会香走了过来。于淑玲告诉记者,就是他们一家三口吃完苦瓠子后食物中毒了。  “前天晚上小于送给我两个很鲜嫩的瓠子,我用肉丝炒了一下,但炒出来后吃了一口发苦。”刘会香一边回想8月9日晚吃瓠子时的情景一边说,“我老伴认为没事,便把里面的肉丝挑着吃了,比我吃得多一些,而我女儿吃了几口就不吃了。”
  饭后两个小时,刘会香一家便陆续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我女儿最先出现呕吐症状,随后我开始觉得不舒服,我老伴认为我俩中暑了,就去买了些解暑的药。”刘会香说。“买回药后没过多久我也不行了,还没跑到厕所就吐了。”刘会香的老伴冯希发对记者说。
瓠子藤已被剪断,以免有人再中招
  记者留意到,从外表上看,引发刘会香一家中毒的苦瓠子与正常瓠子并无明显区别,用舌头舔了一下这个瓠子的断面发现,异常苦涩。记者连忙吐掉,但仍感觉喉咙不舒服,不停地咳嗽。
  据了解,刘会香一家8月9日晚吃过苦瓠子后,整晚都上吐下泻,直到次日才逐渐恢复。“昨天下午回娘家的时候,我姐告诉我苦瓠子有毒不能吃,但已经晚了。你们要报道一下以免其他人误食。”刘会香说。
  而于淑玲对于自己好心办了坏事,感到非常后悔。“谁想到瓠子还有毒啊,并且一棵藤上结出来的有的苦,有的不苦,很难区分。”为了防止苦瓠子再次伤人,于淑玲忍痛将瓠子藤剪断了。
  “我们第二天用炒锅炒出来的菜还是发苦,都不敢吃了,刷了好几遍锅才敢吃。”刘会香感到非常后怕。
  记者了解到,刘会香一家三口在8月10日休息了一天后,11日基本恢复了正常。
  当天,记者就此咨询了潍坊市中医院检验科的医师李帆。李帆表示,瓠子又叫水瓜、葫芦瓜等,现在正是采收的季节。瓠子分为甜瓠子和苦瓠子,甜瓠子味鲜质脆,营养丰富,可放心食用。但有些瓠子因为种子遗传原因成为苦瓠子,苦瓠子含植物毒素碱糖甙,炒熟后其毒性也不易分解,少量误食即可引起中毒。一般苦瓠子的中毒症状在进食后1-2个小时便会出现,轻者表现为口干、头昏、恶心、呕吐、乏力、嗜睡等症状,重者则会出现腹痛、腹泻、脱水和血便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苦瓠子和甜瓠子如何进行区分呢?李帆说,两者在形状上很相似、不易区分,苦瓠子主要是味苦。现在市面上大多是甜瓠子,如果不放心,在选购瓠子时可先掐一点皮尝一下,或在切瓠子时尝尝,若有苦味,就不要购买和食用。如若不慎误食苦瓠子,出现中毒症状,则应尽早就医。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禹法鑫
苦瓠子少量食用即可引起中毒
◎专家提醒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