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为好成绩错失换血良机,后备人才匮乏 |
二流不是凭空来的 |
|
|
马尼拉之夜,在中国男篮以96:85击败卡塔尔最终锁定亚锦赛第五名之后,伊朗队则在决赛中击败菲律宾高擎冠军杯,波斯铁骑以绝对优势横扫亚锦赛,四届亚锦赛第三度夺冠,建立起自中国男篮之后亚洲篮球的又一个王朝,而此刻的中国男篮则陷入王朝没落的深处,后备人才匮乏让中国篮球东山再起之路绝非坦途。
中国男篮已非亚洲一流 中国男篮现在是亚洲第几流?在以历史最差战绩(二队除外)结束了本届亚锦赛征程之后,关于中国男篮的实力定位也成为了媒体争论的话题。被挡在四强门外,以成绩的硬指标衡量,中国男篮的确已被逐出了亚洲一流的行列,然而当被问到现在中国男篮在亚洲究竟处在什么水平时,扬纳基斯却不认同所谓的二流论,“在我看来,如果所有球员都健康,我们至少能够进决赛。” 如果以四分之一决赛与中华台北队之战为衡量标准,惨败18分的中国男篮的确只表现出亚洲二流的水准。 的确,进入“后姚明时代”的中国男篮实力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2011年武汉亚锦赛一分险胜约旦夺冠,到伦敦奥运会5战尽墨,失去了姚明的中国男篮也失去挑战世界强队的实力。但同样是在姚明退役,甚至连易建联也没有出战的情况下,中国男篮却击退了伊朗队成功夺冠,依然保持着亚洲霸主的地位。而在出征那届亚运会的中国男篮主力阵容中,王治郅、朱芳雨、王仕鹏和孙悦依然是本届亚锦赛的主力球员,可见,男篮的实力并没有缺少姚明而滑落到所谓亚洲二流的程度。 从本届亚锦赛的表现而言,随着以哈达迪和巴赫拉米为代表的黄金一代的进入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伊朗男篮已经确立了其亚洲新霸主的地位,在最近四届亚锦赛三夺冠军的成绩也足以证明其绝对的实力。而在伊朗之外,韩国、菲律宾和中国男篮应该处于同一水平,这也符合赛前大部分媒体的判断。
篮球人才培养体系未完善 当伊朗男篮在亚锦赛高歌猛进时,他们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为他们不断地提供人才——伊朗篮协甚至让他们的“90后”天才球员卡兹米安心参加76人队NBA的夏季联赛,并没有征召他出征亚锦赛。 中国男篮则已经过了没有姚明也能纵横亚洲篮坛的时代,本届亚锦赛老将状态低迷,新人由于经验不足也没能表现出过人能力的情况,折射出我们的后备人才培养,已经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据伊朗队的随队官员和记者介绍,目前伊朗的职业联赛共分三个级别,甲级16个队、乙级20个队、丙级20个队,其年轻球员全部来自校园。校园篮球也分U14、U16、U18三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正规的联赛,如果加上校际比赛的话,一个学生球员一年至少要打100场比赛。 相比而言,中国篮球的人才培养体系,职业和校园始终是割裂开来的。正如姚明所说:“我们的篮球体系是有些畸形的,校园篮球与职业篮球是两条平行线,这种状态很难真正为职业篮球输送更多的人才。” 有一组数据可以反映中国篮球后备力量的现状,据统计,篮球强国美国的篮球注册人口为2500万,另一支世界冠军西班牙队则达到了19万人,而中国仅有1000人。 球场上看似是两支球队的竞争,但实际上背后却是两者培养体制和机制的竞争。摆在中国篮球面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专业体系下的后备人才已经呈现出萎缩状态。一个事实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当一个好苗子出现时,总会有多家俱乐部去争夺。但通常情况下,这个好苗子不会选择进专业队,而是去学校边念书边打球。 到目前为止,中国篮球始终在等待着下一个姚明式天才球员的出现,而不是完善各级篮球人才培养体系。而体制带来的体育与教育的割裂,都预示着这次中国男篮亚锦赛的失利并非意外。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