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夕当天年轻人在浪漫七夕专柜前购物。 |
|

|
|
部分年轻情侣过七夕要面子,花钱大手大脚
8月13日,被冠以“中国情人节”之名的传统节日七夕如期而至。七夕本是女子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而如今大环境下各商家纷纷为此打出“甜蜜牌”来大搞促销,抢占商机。记者走访发现,这样的节日比较受年轻人的追捧,不惜花费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来购买浪漫礼物。但也有市民表示要理性看待七夕,多了解一些七夕的由来会更浪漫,不要让传统节日变了味。 各商家纷纷抢占商机 七夕来临,鲜花也免不了涨价。据了解,七夕当天一朵红玫瑰的价格卖到8元到15元不等,一朵蓝色妖姬的价格在15元到20元之间。包装好的一束11朵蓝色妖姬需要200多元,但这并不能阻挡广大年轻人对浪漫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七夕当天鲜花的进价高,所以花的售价也会有小幅度上涨,但我们还是接到了200多个订单。”健康路一家邮政鲜花店的老板孙先生一边忙着包装鲜花一边告诉记者。 市区各大商场、餐厅也大打“浪漫爱情”招牌,相继展开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各大商场纷纷装扮一新,有的商场还特意为此设置了浪漫专柜,各式各样的布娃娃悬挂于半空之中,浪漫专柜上摆满了巧克力、红酒、香槟、心形奶油蛋糕,多样的装扮顿时给浪漫七夕专柜增加了别样的情调。 “上午这里举行了跟情侣有关的活动,人比较多,现在活动结束了人稍微少点了。”某商场正在做情侣奶油蛋糕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迎接七夕,该商场提前几天就在商场的出入口设置了专柜。 浪漫一下,消费却不少 一场电影,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成为很多年轻人追求的“爱情套餐”。送礼、消费已然成为情侣之间过情人节的主流,却忽视了情人节的本质。 在潍坊市区工作的张志军告诉记者,虽然情人节当天上班,但还是想给女朋友一个惊喜。“我提前在美团网上团购了两张《宫锁沉香》的电影票,打算晚上带女友去看。”虽然张志军是团购的电影票,但当天的价格每张也近三十元。而且张志军表示,因为婚期临近,他打算送女友一条金项链。按照现在黄金的价格,保守估计一条金项链也得三千多。“原本没算能花多少钱,现在一算吃饭、看电影、送礼物加一起得近四千元,一个多月的工资没了”。 像张志军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我花了560元钱买了99朵红玫瑰送给女朋友。”做酒品销售生意的王泽坤告诉记者,由于他和女朋友是异地恋,两个人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就趁七夕制造一下小小的浪漫,让女朋友高兴一下。“过完节,她就要回去上班了,我们俩聚少离多,总想找个机会弥补一下她,这次就趁着她过来过情人节的机会陪她逛逛街,看几场电影,虽然花了一千多元钱,但感觉还是很值得的,不过下个月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专家建议 传统文化更重要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调查发现他们的七夕花费少则三四百元,多则上千元。这样的消费金额对于不少上班族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在采访过程中也有市民表示会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来适度消费,有的市民更看重的是七夕的传统文化,而不是盲目的消费。 王志娟是某高校一位经济学教师,她告诉记者,现在热衷于过情人节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们对情人节的热爱胜过了对新年的向往。“年轻人谈对象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在七夕这样的日子里只是碍于面子或是盲目随大流高消费,就没有必要了,爱情需要长时间的保鲜才能长久,我觉得七夕的文化最重要,多了解七夕的由来会更浪漫。”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刘龙 ◎相关链接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民间又称“七姐”。乞巧节是女子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由于过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