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他们不为人打工,而是选择自己艰苦创业发展壮大 七山二水一分地,是温州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许多温州人从这里迈出了经商发家的第一步。从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到现在追逐商机流转于全国各地,二三十年过去了,第一批外出打拼的温州人已是名声在外的温商,他们经营的行业也已遍地生花。仅在潍坊一地,温商经营的行业就达300多个,涵盖小商品、建材、五金、灯具、红酒、地产……据了解,目前在潍坊打拼的温商已达两万多人。 经营行业达三百多个 “穷山穷水温州人”,说的正是温州人多地少的现实。人均耕地面积少,温饱便成了摆在许多温州人面前的严峻问题,没有地种,就要靠别的营生赚钱买米,许多温州人就此踏上了离乡经商的路。生存的窘迫和不愿坐以待毙的思维,造就了今天温商的辉煌。 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温州人在外投资总额达3000亿元以上,在外创办各类企业3万多家,其中亿元产值以上的就有500多家。目前仅在潍坊打拼的温州人已有两万多,经营的行业大大小小达300多个,涵盖小商品、建材、五金、灯具、餐饮、红酒、地产……他们活跃在潍坊经济的各个领域,影响力正日益扩大。 据了解,仅我市一个中华茶博城就能容纳6000名客商,拉动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当地消费经济的发展更不在话下。 温州人都自己做老板 “温州人只做老板。”温商叶金升说,“温商不同于其他商人,我们温州人不会给别人打工,我们要自己做老板。”从向阳路上的灯具店、家具店到五金建材市场,哪怕店面只有十几平方米,温州人都在努力经营,做自己的老板。 “不经商就没饭吃。”温商杨中生说,10岁大的温州小孩都知道经商对于温州人的重要性,七山二水一分地,是温州山水造就了温州商人。只要鸟能飞到的地方就有温州人的身影,温商是行走中的商人,永不满足、永不止步。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骨子里不甘人后的精神,映射到温州人所涉猎的经商领域,呈现给世人的就是永不满足的温商。 不放过每一个商机,是许多温商一直秉持的经商理念。据说,温州人即便在外出旅游时,也不会停下寻找商机的步子,每走到一个城市都会观察、思索这个城市缺少什么,怎样才可以架起一座填补这块空缺的桥梁。这种时刻不忘寻找商机的思维,仿佛是温州人的天性。 不少温商已经事业有成,甚至掌握着某些行业的话语权,但记者采访到的几位温商都对自己的打拼历程讳莫如深。他们觉得,“现在回想起来,吃的苦流的汗都算不上什么”。他们不去追忆当年,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向前迈进。 热爱潍坊更不忘家乡 第一代温商凭借改革开放的大势,走出故乡扎根世界各个角落,成为温州人的骄傲。但作为浙江省第三大城市的温州市,2009年人均GDP仅列浙江省倒数第三,还不到杭州的一半,2012年温州市经济增速也跌至浙江倒数第一位。 “我们都快变成半个潍坊人了,对于我们创业所在的潍坊,心中自然很有感情,但对于家乡,还是没办法忘记。不过,看到温州的现状,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叶金升说,温州商人经营的企业在远离家乡的异地生根发芽后,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将其移回本地发展。这也成为不少在外打拼的温州人的心结,在发展壮大自己企业的同时,温州人也在思考如何反哺家乡、壮大温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