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民生街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监控录像。
|
|

|
|
◎东关街道对辖区“三无”小区进行物防技防设施改造 ◎居民反映进出小区的车辆可控,不文明现象也少了 8月1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为加强“三无”小区管理,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奎文区东关街道着力对无人防物防技防的“三无”小区进行综合整治,对“三无”小区的大门、传达室、栅栏、电子杆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另据了解,东关街道还开展“红袖标”工程,构筑全天候治安巡逻防控网络。 开放小区有了电子杆“门神” 16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奎文区东关街道苇湾社区北巷子小区门口看到,原来开放式的小区大门已安上了电子车杆,只有小区内部车辆可以入内。在小区门口,记者还看到了崭新的监控探头。 “我们小区是老小区,附近有超市、电子街,人流量比较大,小区又是开放式小区,什么人都可以入内,小区内非常乱,经常丢失自行车。”家住北巷子小区的张大爷说,自从小区安上监控探头后,小区的治安环境比原来好了很多。 民生街社区工人新村后街小区也是老旧小区,多年来一直没有技防设施。截至14日,小区内16个监控探头全部安装到位,覆盖了小区里的每个角落。“自从安上监控以后,小区没再丢东西,就连不文明现象也变得少了。”该小区78岁居民王大爷说,小区的监控探头起到了很好的防范作用,小区安全有了保障。 据了解,东关街办排查摸底后,对苇湾社区、民生街社区、工福街社区等社区以封闭小区、安装蓝牙、设置传达室等物防措施为切入点,对“三无”小区的大门、传达室、栅栏、电子杆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 据东关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物防技防等基础设施完善后,还将进一步健全基层组织、治调防控、物业管理、社会服务、居民自治“五大体系”,从根本上改善“三无”小区居住环境,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红袖标”管安全也管宣传 16日上午10时许,记者走进东关街道民生街社区看到,社区内戴着“红袖标”的大爷、大妈们不顾天气炎热,在社区里巡逻,看到陌生人进小区都会特别留意。据民生街社区工作人员王建英介绍,民生街社区辖区内的小区多为老旧小区,技防设备不很完善。为了保证辖区居民的平安、稳定,社区成立了“红袖标”义务巡逻队伍。这支队伍由退休人员、楼长、低保户、经商户、学生组成,共有100余人,年龄多在50岁到70岁之间。“红袖标”巡逻队队员每天佩戴统一的红袖标在辖区内巡逻,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社区有什么利民、惠民政策也及时宣传。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筑牢社会治安防范基础,东关街道开展“红袖标”工程,除各个社区成立“红袖标”义务巡逻队伍外,也组建了公安巡逻队伍、社区巡访员巡逻队伍、居民义务巡逻队伍三支“红袖标”队伍,及时解决辖区内的治安事件,不定时在网格内巡逻检查。其中,居民义务巡逻队伍由退休老同志、低保人员、清洁队工人、楼长、单位内保人员、物业保安及加油站、停车场、报刊亭、沿街门店从业人员共680余人参与,实现“人人志愿巡防10分钟,安全365天”的防控网络。 文/图 本报记者 刘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