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552公里路,修在农民心坎上 |
◎安丘市从6月份进行村级公路网化项目建设,目前已有75公里路段开工◎整个项目计划在两年内完成,提前一年完成全市村级公路网化建设 |
|
修路工在酷暑下工作。 衣服都湿透了,修路工仍旧在工地上坚守。
机械轰鸣、热火朝天,炎炎烈日挡不住建设者的脚步,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用汗水铺设一条条平坦的大道。这是8月16日记者在安丘市凌河镇吴家庄至店子村村级公路网化项目施工现场看到的一个场景。作为全省第二批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之一,安丘市从今年6月份开工村级公路网化项目建设,到目前,全市已有140个项目、175公里路段开工,完工81个项目76.5公里道路建设,整个项目计划在两年内完成,提前一年完成全市村级公路网化建设。 目标 两年完成村级公路联网 “要想富,先修路”。记者从安丘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安丘市现有农村公路3023公里,其中,县道17条334.2公里,乡道46条376.4公里,村道2312.4公里,全市硬化道路通村率达到99.9%。同时,也存在着部分村内大街没有硬化、村道与乡道之间有断头路等实际情况。为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提高村级公路通达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安丘市经过积极争取,成为全省第二批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之一。 据了解,安丘市村级公路网化建设项目共524个,涉及552.3公里。其中,断头路项目87个、53.9公里,村内大街硬化项目209个、108.6公里,村村连项目228个、389.8公里,全部按照四级以上公路技术标准建设,目前,所有工作正有序进行,全部工程预计2014年完工。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孙钧告诉记者,为把这件好事做好,市里成立了由市长任总指挥、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建设指挥部,在交通运输局设专门的办公室,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制定考核奖励办法等措施,认真做好村级公路网化工程的各项工作,确保村级公路网化建设保质保量、提前一年完成任务,让村民早日告别泥泞路,顺利接受省级部门的综合验收工作。
现场 修路工汗水铺就平坦路 8月16日上午11时,记者随安丘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凌河镇吴家庄至店子村村级公路网化项目施工现场,尽管这时候室外的气温已经达到三十六七度,但是工人们仍在烈日下忙碌着:一辆三轮往返拉着搅拌好的水泥倒在已经处理好的路面上,工人们有的调试机械,有的拿着专用工具铺整路面,整个现场一片忙碌。记者看到,每个工人脖子上都搭着条湿毛巾,尽管不停地用毛巾擦汗,但是每个人上衣的脊背全部湿透。一位民工干脆光着膀子,汗水顺着他的脊梁往下淌。 “这个天太热,出汗太多了,干不长时间就得喝些水补充补充。”现场施工的高攀云师傅边擦着满脸的汗水边向放着水杯的阴凉处走来。据了解,这段施工现场一共有十三四个修路工人,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最年长者今年也有60岁了。为了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修路工人们每天从早上6点半就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中午11点半。下午从2点开始一直到傍晚才收工,每天都要冒着高温酷暑工作将近十个小时。虽然高温酷暑,但修路工人们从未懈怠,累了就在阴凉处坐几分钟聊聊天喝点水,之后又开始忙碌了起来。李树田师傅今年60岁,主要负责水泥的振动工作。“这个活最累了,每天穿着水鞋在水泥里面来来回回的,脚都破了皮,像今天的温度,穿上水鞋之后,脚里的温度超过四十度。”尽管如此,他仍一如既往地坚持着,没有半点不满和抱怨。 “以前路不好的时候下个雨就成了泥潭,修路是真正为咱老百姓做的一件大好事,虽然俺是冒着这么热的天在这干很累,但都是为了大家伙儿能够顺利出行也就感觉很值得了。”50岁的孙延清师傅边用毛巾擦着满脸汗水边告诉记者。 “先停下吃冰块凉快凉快!”这时,一位管理者从村里抱着一箱子冰块挨个分给民工。他对记者说,这些天太热,他们每天最热的时候就分发冰块给民工降温。
修路工的梦 李树田:过上好日子,儿子娶个孝顺媳妇 头顶火辣辣的太阳,脚踩高温大地,在这样高温闷热的工地上,只是站在路边就会感觉到汗流浃背,更别说要干体力活了。但是这里的修路师傅只顾干活,浑然忘记了高温天气的存在。但是当问及修路师傅的梦想时,他们的回答却是如此的简单与真实。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李树田的妻子身体不好,女儿出嫁了,儿子又在潍坊城区打工,家里的农活基本上都落在他一个人的身上,李师傅在农活不忙的时候就出来修修路打个零工。“希望将来的日子过得好一些,儿子能够娶上一个孝顺的媳妇。” 像李师傅拥有这样简单梦想的修路工人不在少数,大家的梦想既简单又朴实,但却表达得淋漓尽致,真真切切。“就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以后考上个好大学,一家人健健康康地在一起就够了。”今年44岁的林焕友对记者表示,他主要负责起模,虽然这些模具没有多重,但是经过高温的炙烤之后温度也得高达50℃,摸上去烫得手火辣辣得疼,林师傅和工友们还是一直坚持着这样干下来。
质量 按照四级公路标准建设 在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施工队负责人孙志刚。“照这个速度,如果不下雨的话,这段路的路面硬化工程再有7天就能完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修路用的水泥全部使用质量最好的荆山洼水泥,2—4厘米的石子,沙子是最好的水洗沙。老百姓对修路都很迫切,从交通局到镇党委对修路这个事都很重视,不仅有专门的工程监理,村里还选派了一名监督员天天靠在施工现场,专门监督质量。” 栾家庄村民栾国春是工地上的“编外监理”,几乎天天靠在工地上监督工程质量。说到工程质量,栾国春说:“还行,这么热的天,不容易。” 安丘市交通运输局工程科科长徐国栋告诉记者,对于村级公路网化建设项目在技术标准上,可采用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但项目设计不能低于四级公路标准。在项目控制管理方面,严把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程序和试验检测四个关口,落实监理责任、质量承诺等措施。同时,严格按规定设计审批、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定期调度、合同管理等相关程序,执行项目法人质量终身责任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从根本上确保村级公路网化建设质量。
村民 资金不够自发捐款修路 在修路现场,记者见到了凌河镇栾家庄村村干部栾志德。他告诉记者,村民对修路这个事都特别拥护。他们村北那段土路硬化时资金不够,村干部带头捐款,村民们你两千、他一千自发捐款,很快,全村就捐款8.8万元,连最困难的一个家庭都捐了100元。 正要去接学生的村民徐桂花说:“修路这个事太好了。原先这段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的时候就更难走了。特别是十字路口那儿,水都能没过车轮,轿车开到这儿熄火很正常,我们来回接送孩子就更不方便了。修路以后就好走了!” 一位上了岁数的村民对记者说:“高温酷暑之下,这些修路人从早一直干到晚,一天不知淌多少汗,真不容易!”不一会,他从家里拎出一桶凉水,让大家趁着休息的时候洗把脸,涮涮毛巾。“以前村里下了雨之后,路根本就没法走,现在政府花大力气来修路,以后出行就方便了,夏天也不会尘土乱飞了。这些修路工人都是外村的,他们是为俺村的村民出行带来方便的,所以,热的时候我就拎桶水过来让大家洗洗脸,凉快一下。” 文/图 本报记者 王玉芳 本报见习记者 刘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