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首例运动员生物护照兴奋剂违规 |
中国一马拉松选手掉进“药瓶子” |
|
|
|
王佳丽(资料图片) |
|

|
|
本报综合消息 女子马拉松高手王佳丽成为首名因为血检数据异常而被判定生物护照兴奋剂违规的中国运动员,这一新型反兴奋剂手段初次在国内显示威力,也使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成为少数几个判定运动员生物护照兴奋剂违规的反兴奋剂机构之一。 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21日宣布,27岁的王佳丽在2012年6月到2013年1月期间的血液样品指标出现异常波动,运动员无法给出合理而有效的解释,被判定兴奋剂违规成立。 王佳丽是2010年北京国际马拉松和2012年重庆国际马拉松暨全国冠军赛冠军,但她在伦敦奥运会上发挥不佳,只获得第58名。她还曾获得2011年大邱世锦赛第8名。 反兴奋剂中心副主任赵健介绍说,中心对首例生物护照兴奋剂违规的判定非常谨慎,从开始收集样本到最终判定违规成立一共用了一年多时间,整个过程严格遵循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运动员生物护照操作指南》原则,运动员血样的检测数据经过相应软件分析、生物护照评估专家组审核,初步被判定为违规,之后专家组听取了运动员的解释,召开了听证会,最终认定违规成立。 中国的运动员生物护照计划从去年4月18日开始实施,检查人数从最初的四个项目的30人增加到目前包括田径、游泳、自行车、铁人三项、赛艇和皮划艇在内六个项目的100人,形成相对较大的检查库。2008年,国际自盟开始对自行车运动员的血液指标进行监控,这就是运动员生物护照项目的雏形。经过各方专家的慎重讨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于2009年底公布了《运动员生物护照操作指南》。 在国际上,运动员生物护照提供线索已有成功案例,比如前自行车环意大利赛冠军迪卢卡由于运动员生物护照指标异常而成为重点检查目标,结果他的血样中发现了CERA(促红细胞生成素三代产品),这名自行车手最终被判定禁赛两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