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81岁谭大姨照顾俺娘俩八年
世纪泰华地下过街通道正式启用
市运管处纠正出租车不文明行为
2013年08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81岁谭大姨照顾俺娘俩八年
◎56岁的刘树青和儿子身体残疾,谭悦华每天都去帮他们 ◎娘俩感激地说:能遇上这样的好邻居,我们真是太幸运了
  谭悦华正在照顾行动不方便的刘树青。



  “远亲不如近邻”是生活中邻里关系的真实写照。居住在奎文区潍州路街道星河社区交通监理宿舍的刘树青和儿子都是残疾人,行动全靠拐杖和轮椅。为此,今年81岁的谭悦华8年如一日照顾残疾母子二人的日常生活。“这几年,邻居谭大姨像我的亲母亲一样照顾着我和儿子。”对于谭悦华的默默奉献,刘树青的感激之情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八旬妇照顾残疾母子
  8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奎文区交通监理宿舍2号楼二单元101室内,看到刘树青正坐在沙发上,旁边放着一副拐杖,她平时的日常行走就是靠这副拐杖。刘树青的儿子苏铁星正坐在茶几前绣十字绣,身体紧靠着轮椅。
  刘树青今年56岁,儿子苏铁星31岁,“我和儿子腿上都有疾病,行动十分不便,我行走靠这副拐杖,儿子行走靠轮椅。儿子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我和儿子一起生活。”刘树青的眼睛有些湿润,她告诉记者,娘俩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对下楼倒垃圾等事情却无能为力。“邻居谭大姨对我们非常关心,她就像我的亲妈一样,对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
  “我们两家都是1982年搬到这里居住,丈夫是8年前去世的,自从那时起,谭大姨就来照顾我们。这几年来,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远亲不如近邻’。”刘树青对记者说,现在家里很多事情都要依靠谭大姨。“我遇到这么一位好邻居,感到太幸运了。她为了照顾好我和儿子,几乎每天都会来看一下。不过她今年80多岁了,我们也不大好意思经常麻烦她。”
  记者在与刘树青交谈中得知,今年2月份,苏铁星因为腿脚不方便,将一壶热水洒在了身上。谭悦华得知情况后,先是给苏铁星受伤的地方涂了些香油止痛,随后又通知了社区工作人员。“除此之外,我和儿子有个痛疼脑热的,谭大姨就会帮着到药店里买药。”提及谭悦华对母子俩的帮助,刘树青感激地说不出话来。
多年来甘愿默默付出
  谭悦华住在2号楼一单元102室,与刘树青母子居住的房屋只有一墙之隔,这面墙将两家的感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虽然谭悦华今年已是81岁高龄,但对照顾刘树青母子所做的付出没有一句怨言。“刘树青丈夫去世后,母子两人的生活基本能自理,但由于行动不方便,一些跑腿的活对他们来说却非常难。我就让他们把垃圾放在门前,然后由我来清理。”谭悦华说。
  刘树青母子因为行动不方便,平时基本上不出门。为了让母子两人减少寂寞感,谭悦华每天早上8时左右就会到刘树青家里,一来是帮刘树青干点活,二来是和他们聊聊天。“母子两人都是残疾人,对外面的事情知道较少,我和他们聊天的时候,就讲讲外面的新闻。”谭悦华告诉记者,“我们都是几十年的邻居了,再加上刘树青母子腿脚不方便,我对他们照顾一些也是应该的。看到他们快乐地生活,我也感到很开心。”
社区格外关心这娘俩
  除了谭悦华平时的照顾,潍州路街道星河社区也对刘树青母子给予了关心和帮助。刘树青告诉记者,今年端午节时,她和儿子还没想好怎么过,社区的工作人员便送来了粽子。“儿子过生日的时候,社区还送来了蛋糕,大家一起给儿子过生日。”刘树青感激地说。
  对于此事,星河社区一名谭姓工作人员说,这些事情都是他们应该做的,“刘树青母子腿脚不方便,我们要对他们格外照顾。同时,对于谭悦华老人的默默奉献,我们也是由衷地敬佩。”  
  文/图 本报记者 邓永杰 实习生 钟倩 宋国栋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