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漂了二十年,他想攒钱成个家 |
◎聊城齐玉明来潍三年,靠修车、修鞋、修雨伞维持生计 ◎生意不好做收入微薄,走遍全省后想到南方城市闯荡 |
|
|
齐玉明给一位女士修理雨伞。 |
|

|
|
忙活了一上午,就挣了2.5元钱 8月22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潍城区胡家牌坊街与和平路交叉口往西路南侧看到,一辆破旧的脚蹬三轮车上竖着一把绿色的遮阳伞,伞下挂着一把蓝色的雨伞,车把处挂着一个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修雨伞”,三轮车上还放着不少雨伞杆。一名身穿黑色短袖,看起来很瘦的中年男子坐在三轮车旁边,看着过往的行人,嘴里不停地喊着“修雨伞”。 通过交谈记者得知,男子名叫齐玉明,来自聊城市阳谷县闫楼镇古柳树村,来潍坊3年了,主要修鞋、修自行车、修雨伞。“最近主要是修雨伞,雨伞只有雨季才有修的,车和鞋什么时候都有修的。”齐玉明说,他目前在北王村租了一间房子,每天一大早就骑着三轮车出门修雨伞,没有固定的地点,一天换一个地方。当天,他骑了一个小时才赶到胡家牌坊街。 “这是第一次来这儿,生意不是很好,到现在才挣了5角钱。”齐玉明告诉记者,从早上8时到上午10时,仅接了一单生意,这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他最多的一天曾挣了100元钱,但这种情况一年最多碰上两三次,一般一天挣二三十元钱。 上午11时许,一名中年妇女拿着一把紫色的雨伞来到齐玉明的摊前。“我的雨伞把坏了,能换吗?”齐玉明接过雨伞看了一眼,就换上了一个新的雨伞把。“换个雨伞把两元钱,忙活了一上午,挣了2.5元钱。”齐玉明说,他打算下午换个地方,看看生意能不能好点。 单凭看几遍,学会修车修鞋手艺 齐玉明告诉记者,他曾经结过一次婚,但没几个月就离了,离婚后一直没有找上对象。1991年,他到北京开始了“北漂”生活,在饭店、建筑工地干过,还在一家美术学校做过模特。“印象最深的就是做模特,学生们让我摆个姿势,然后照着我画,一摆就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刚开始还觉得不好意思,后来慢慢地适应了。”齐玉明说,当模特一个小时能挣10元钱,这是他觉得挣钱最轻松的一个行当。 在北京闯荡了6年,齐玉明厌倦了大城市的生活,就回了山东老家。 回到老家后,齐玉明不想再给别人打工了,但是自己做生意需要本钱,这让他犯了难。一天,他去鞋摊修鞋,看修鞋师傅修了几双鞋,他便学会了,后来,他又用同样的方法学会了修车,之后,他支起了修车、修鞋的摊子。“山东17个地市,我都去遍了。”齐玉明说,有了手艺后,他开始在全省闯荡。 2000年,齐玉明在东营时,一位拉黄包车的师傅拿着一把破旧的雨伞问他能不能修。从来没修过雨伞的齐玉明想尝试一下,但捣鼓了半天也没有把雨伞修好。“有一天,我自己的雨伞坏了,我就去找修雨伞的师傅,那会儿修雨伞的比较少,我找了好几天才找到。”齐玉明说,看了修雨伞的过程,他又学会了这门技能。 ◎心愿 攒够钱回老家娶媳妇 3年前,齐玉明来到潍坊继续经营他的修车、修鞋、修雨伞摊。“现在的生意不好做,一天下来挣不了几个钱。”齐玉明说,在潍坊的前两年,他春秋季修车、修鞋,到了夏天修雨伞,冬天他便到潍坊小商品城附近卖拔丝地瓜。 “做拔丝地瓜是我在临沂时学的。”齐玉明说,他每天晚上出摊卖拔丝地瓜,生意还算不错,一个冬天下来,除了房租和吃住花费,他还能剩几千元钱。 齐玉明说,他兄弟5个,父母现在在阳谷县老家。他们家祖祖辈辈都种地,经济收入一般,他出来打拼,就是希望能够挣点钱,回老家娶个媳妇,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我人穷个子矮,长相又一般,如果不攒点钱,谁愿意嫁给我这样的人呢?”齐玉明说。 ◎打算 今年冬天去南方看看 “今年冬天,我不想卖小吃了。”齐玉明说,他打算到南方的城市看看,如果有合适的工作就打工,没有合适的工作,他就继续修鞋、修车。但是去哪个城市,他还没想好。 采访结束时,记者提出留下齐玉明的联系方式,但他告诉记者,他曾经花150元钱买了部二手手机,由于不好用,被他以3元钱卖掉了。“生意不忙的时候,我就回老家看看父母,忙的时候,好几个月才回去一趟,实在想家里人了,我就借老乡的手机打个电话。”齐玉明说,他不打算再买新手机了,一个月光手机话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文/图 本报记者 刘燕
人物小档案 齐玉明,男,43岁,聊城市阳谷县闫楼镇古柳树村人。20年来,他当过“北漂”,跑遍了山东17个地市,每到一处就靠修车、修鞋、修雨伞为生。3年前,他来到潍坊,夏天修雨伞,冬天卖拔丝地瓜,春秋季节修车、修鞋。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攒够钱回老家娶个媳妇,安稳地过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