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搭伙卖报,嘴皮子都溜了 |
三名小学生暑期卖报,相互帮忙相互比较 |
|
|
三人正在向市民推销报纸。 |
|

|
|
每天早上,在安丘城区商场路附近都可以看到三个身穿黄色上衣、头戴白色帽子的小报童,向路人出售《潍坊晚报》。他们是青云山小学的学生牛鲁豫、宋信达、潘子健。每天早上他们三个人都结伴卖报纸,在售报过程中三个小伙伴相互帮助,相互提高,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售报活动,三人收获都不小。 售报 每天给自己规定数量 “叔叔买份报纸吧,今天的报纸可好看了,头题是……”8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安丘市商场路附近的一家购物城门前,小报童牛鲁豫正拿着报纸向过路的市民推销,牛鲁豫简单的介绍之后,该市民拿出一元钱购买了一份报纸。 “这是最后一份报纸,现在终于卖完了,今天的任务又完成了。”牛鲁豫高兴地对记者说,他现在每天给自己制定40份的任务,经过前几天的锻炼,他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每天的售报任务从最初的20份提高到40份。 牛鲁豫是青云山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暑假除了报名参加售报活动外,还要参加补习班,所以只有一上午的卖报时间,但他每天给自己规定售报数量不能低于20份。 为了每天都能售完自己规定的数量,他选择到商场、车站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卖报纸。 每天都与牛鲁豫一起售报的宋信达、潘子健也都是青云山小学的学生,他们三人组成了一个小团队,一起卖报纸,在相互帮助的前提下,三个人也相互比较,看谁卖的报纸多,在比赛中互相进步。 收获 赚钱不易以后会勤俭节约 宋信达是三人小团队中年龄最小的,10岁的他卖起报来还真不含糊。“我也要参加补习班,所以只能上午卖报,一天也能卖上二三十份。”宋信达告诉记者,在卖报过程中他也遇到过挫折,卖报第二天,他领取了30份报纸,可是一上午的时间只卖出去13份,心里就特别的难受。第三天又碰倒了水壶洒了水,包里的报纸全部湿了,他找到老师换了15份。 “通过暑期卖报,我收获很多,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感觉到赚钱不容易,以后要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了,给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再有就是,通过卖报我也懂得了尊重别人的职业。”宋信达对记者说。 潘子健告诉记者,在暑期卖报活动中,他也遇到了挫折,但这些挫折让他成长了不少。通过售报活动,他最大的感受也是父母赚钱不容易,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宋信达的父亲表示,通过这几天的卖报活动,他感觉儿子有了变化,说话比以前多了,在与人交流上也有了很大提高,也变得懂事了一些,他希望今后这样的活动要多举办。 文/图 本报记者 花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