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海身 青州籍,主任医师,教授,著名中医专家、原北京海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担任电视连续剧《神医喜来乐》的中医顾问。 江海身幼年曾就读于夥巷街小学、青州二中及一中。文革后以优异的成绩先后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是著名中医学家时振声教授的早期研究生。参加中医临床四十余年,中医理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在肾病、男科、妇科、风湿病、老年病、脾胃病、肿瘤等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和较好的疗效,擅长慢性肾炎、慢性胃炎、慢性前列腺炎、心脑血管疾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及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发表论文数十篇、编写专著近十部,获多项科技进步及临床成果奖,曾兼任全军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性学会中医分会副主任、北京中医学会肾脏病分会、脾胃病分会、肿瘤病分会理事等职。多次出国讲学及会诊,担任电视连续剧《神医喜来乐》的中医顾问,在军内、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江海身教授中医理论深厚,熟悉四大经典及各家学说,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能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古,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在学术上他倡导中医与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经方与时方结合,传统知识与现代成果结合,识病、辨证、立法、处方辄有新意。江教授在中医肾病、男科、妇科、外感热病及内科杂病等领域均有较深的造诣和较好的疗效。如对慢性肾炎类疾病,提出了“外内合邪”致病论及“治客当急,治主当缓”的诊疗观,采用“标本兼治、寓泻于补”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目前,江海身教授一直在青州国医堂义诊,每天为前来就诊的患者义务看病,不收取任何费用,很多患者都慕名前来。“我现在算是发挥余热吧,退休回到家乡,还能为家乡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很高兴!” 本期,我们将重点介绍江教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独特见解和独到的治病理念。同时,江教授也提醒各位患者,疾病是不断变化的,但就一种疾病来说,每个人每个阶段的症状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提醒患者不要迷信所谓的秘方,对待药方也不能原方照搬,有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按医嘱用药。
慢性肾衰的中医药治疗 1.肾气虚: 主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少腹胀,口淡不渴,大便不实,夜尿清长,舌淡,脉象沉弱。 治法:益气健脾补肾 方药:参芪地黄汤化裁: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木香,砂仁。 2.脾肾阳虚: 主证:少气乏力,畏寒肢冷,气短懒言,纳少腹胀,浮肿,腰膝酸软,腰部发冷,便溏舌淡有齿痕,脉象沉弱。 治法:温肾健脾,行气利水。 方药:实脾饮加减:干姜,淫羊藿,白术,茯苓,木瓜,草果,巴戟天,党参,木香(后下)。 3.肝肾阴虚: 主证:头痛头晕,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桑叶,菊花,钩藤,地龙,杞子,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女贞子,旱莲草。 4.阴阳两虚: 主证:精神萎靡,极度乏力,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大便溏泄,夜尿多或少尿。舌淡胖,脉沉弱。 治法:阴阳双补。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黑附子,桂枝,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杜仲,怀牛膝,车前子,仙茅,仙灵脾。 关于慢性肾衰的日常护理妙招 一、生活调护:慢性肾衰患者要增加卧床时间,且不可过度劳累,精神要乐观,舒畅;避免郁怒、悲观与急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刷牙、勤洗澡、勤换衣服等,防止口腔溃疡、感冒及皮肤感染。慢性肾衰终末期患者,应特别注意肺部保健,如翻身、拍背、深呼吸,防止受凉。 二、饮食护理: 1、选热能高、低蛋白而易消化的食品,如土豆,粉条,藕粉、山药、白薯等。 2、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尽量选优质蛋白食品,如鲜奶、蛋类、鱼及瘦肉等。 3、适当地增加含钙食物,如田螺、海带、芝麻、藕粉、白菜、卷心菜、蛋清、芹菜、菠菜、西红柿等。 4、给予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如肝、瘦肉、奶、禽、新鲜的水果与蔬菜,特别是西红柿、绿叶蔬菜、胡萝卜、鲜枣、猕猴桃等。也可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制剂。 5、忌花生、豆类等含植物蛋白多的食品。 6、当患者进食过少,不能满足热能需求时,可在膳食中多加用一些食糖及植物油。 7、忌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切忌暴饮暴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