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76万志愿者让潍坊更美丽 |
◎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在帮扶、支教等方面都有贡献 ◎队伍壮大的同时活动也丰富起来,不断增进社会认同 |
|
|
志愿者郎益政在北宫西街白浪河西岸附近绿化带捡拾垃圾。 |
|

|
|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自愿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8月23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全市已有76万余名志愿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会,不断增进社会认同。 创城志愿者 顶烈日督导文明出行 23日上午,在潍城区北宫西街与和平路交叉口,两位身穿红色志愿者T恤、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正在协助交警指挥过往的车辆、行人有序通行。记者看到,他们的脸上都已有了汗水。“作为潍坊人,也希望能为创建文明城市出一份力。”来自潍城区委党校的志愿者王玉政、王营绪对记者说。 在奎文区东风东街与鸢飞路交叉口,记者看到一位身穿蓝色志愿者服装、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一边用纸巾擦着汗水,一边维护交通秩序。记者采访得知,这位志愿者名叫窦志,是奎文区委组织部的一位机关干部。“天气热,每天在这里进行志愿服务虽然很累,但作为一名机关干部,我们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窦志对记者说,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件好事,这是对潍坊以及潍坊市民的一种肯定。 记者又来到高新区北宫东街与蓉花路交叉口看到,一名身上披有“潍坊高新区志愿者”绶带的志愿者拿着小红旗在指挥行人过马路。来自潍坊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杨帅说,她在这里已进行志愿者服务两天时间了。能成为一名志愿者为创建文明城市尽一份力,她感觉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潍城区北宫西街白浪河西岸附近,一位胳膊上戴着“公共文明引导员”红色袖带、头发花白的志愿者也分外显眼,他不时地捡拾地上的落叶、纸屑等垃圾,在他的维护下,此处的整个环境看起来非常洁净。 记者了解到,他叫郎益政,今年56岁,是潍城区北关街办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快退休了,为‘创城’尽一点力,也是我应该做的。”郎益政说。 大学生志愿者 到农村小学义务支教 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办公室主任贺志波告诉记者,自2001年以来,他们学院就与潍坊盲童学校结成对子,每年都开展“人人都是志愿者,我为盲校献爱心”活动,在全院学生中开展帮残助学活动。 后来,他们得知盲童们迫切想出外感受春天的风光,而苦于学校老师少,无法照顾这么多盲童外出,于是今年春天他们便组织了“手拉手爱心春游”活动,让盲童们感受春天的美丽。此后,这一活动会像接力赛一样,一直传递下去。 7月20日,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临朐县五井镇茹家庄小学,为孩子们进行义务支教服务,此次义务支教活动于7月26日结束。 大学生志愿者们对临朐县五井镇茹家庄小学学生朗云杰等家庭还进行了“送爱心进家”的家访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为当地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民工留守子女提供课程教授、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文体联谊活动等。 据介绍,2012年,物电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对该小学进行了第一次支教活动,并签订了长效机制和帮扶协议。今年,是物电学院的志愿者们第二年到茹家庄小学支教,此次活动主题是“帮助贫困地区实现中国梦,支持农村教育”。 现状 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今年6月,诸城市相州镇兴和村12岁女孩王梦瑶在一场车祸中受伤,社会各界好心人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梦瑶。潍坊市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多位青年志愿者前往梦瑶所在的解放军第89医院看望她,并为梦瑶捐款5000元。 潍坊市青年志愿服务中心今年4月12日正式成立,他们多次走进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帮助孤残人员,敬老爱幼,扶危济困;捐资助学,帮助偏远地区和贫困山区的孩子完成学业等。 今年5月8日,是第66个世界红十字日,当日在潍坊医学院校园内,涌动着一股股爱心的力量,该校的285位大学生填写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血样,光荣地成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据潍坊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2年年底,我市已有8430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血样入中华骨髓库,并且已有23名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让患者的生命得到了重生,其中就有两名是潍坊医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 近年来,随着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志愿者服务活动也越来越丰富。据市创城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全市志愿者已有76万余名,中心城区的志愿者就有18万多名,仅每天活跃在大街小巷进行文明引导等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就达7万余人。他们紧紧围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主题,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志愿者们的精神,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推动了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提升。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实习生 陈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