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你们忙巡逻,俺做鞋垫尽心 |
◎潍城西关努力打造“零发案、零隐患、零距离”社区 ◎警民关系更亲近,80岁老人为民警缝40余双鞋垫 |
|
|
张先生家窗台上的自制“酒瓶防盗器”。 |
|

|
|
为防止小区盗窃案件发生,民警给居民上安全防范课,入户走访成常态,警民关系进一步拉近,80岁的李秀英老人甚至花两个月时间为民警们缝制40余双鞋垫……潍城公安分局西关派出所积极创新,打造零发案、零隐患、零距离“三零”特色精品社区,近两年来,辖区发案率下降47.8%。
防范 指导居民自制防盗器 8月23日,记者来到潍城区西关街道中和街小区走访,发现多户居民阳台上均有几个空酒瓶,这就是居民自制的“酒瓶防盗器”。 在一楼居民张先生家的阳台上摆放着6个空酒瓶,酒瓶之间有渔线相连,两侧酒瓶的渔线固定在墙上,用手轻碰其中一个酒瓶,其他酒瓶则连带倒下,并发出响亮的撞击声。 张先生说,自从民警帮居民设计了酒瓶防盗器之后,两年多的时间,该小区仅发生一起电动车失盗案件,而这起案件还是受害者不听劝导将电动车放在马路上多日所致。 中和街小区于上世纪90年代末修建,当时曾是潍坊市的模范小区。随着新建小区的不断建设,小区呈半开放式状态,安全防范管理稀松、居民防范意识淡薄,已满足不了现代小区的安全要求,也成为西关街道案件的高发地。 对此,西关派出所经过研究,将中和街小区列为重点防范小区。在外卫安全方面,筹措专项资金,为该小区安装了20部智能防盗门,同时加强保安队伍力量,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开设培训班,为居民讲解安全防范知识。在内卫安全方面,西关派出所派出办案经验丰富的民警,到小区居民家中传授防盗方式方法,指导居民利用酒瓶、铁丝等日常物件,制作有效防爬管、防盗刺等防盗器,有效防止了案件的发生。 巡防 勤入户拉近警民距离 2011年年底的一天,潍城区西关街道西园小区一晚连发三起入室盗窃案,安静祥和多年的小区环境被犯罪分子的恶劣行径打破。西关派出所民警走访入户,听取居民意见,成立了一支老年义务防范队,民警全副武装日夜带队巡逻,对辖区在住人员采集信息,走访入户排查可疑人员,同时组织形成邻里守望制度,有效遏制了被盗案件的发生。此外,该小区所住居民大部分是孤寡、独居老人,社区民警走访的同时,帮老年居民做饭、做家务、扛米面,给居民送去温暖的同时,增强了社区民警以社区为家的理念。随着小区见警率的增加,犯罪率急速下降,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80岁的李秀英老人是西园小区的居民,她心疼没日没夜巡逻的社区民警,花了两个月时间为他们一针一线缝制了40余双鞋垫。“民警和巡逻队员为小区安全整天东奔西跑,外面买的鞋垫不舒服,我年纪大了,也当不了巡逻队员了,也算为社区安全尽点心了。”李秀英说。 协调 在小区设安全学校 此外,西关派出所还定期组织警力到学校、企业等场所检查安全保卫力量,排查安全隐患,督促安全制度的建立和落实。辖区学校小学生上放学期间,派出巡逻车护送学生,保证了学生的上放学安全。 孩子放学时,家长还在上班,孩子放学后没有地方可去,导致存在大量安全隐患。西关派出所在了解到辖区学校学生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情况后,协调小区、居委会等部门设立了“四点半”学校,筹措资金配备电脑、玩具等,孩子放学后可以在此做作业,同时提供免费的“网络学校”。 据了解,“三零社区”开展两年来,西关派出所辖区内犯罪率下降47.8%,居民安全感、满意度、警民关系上升。2013年上半年,经过电话调查和实地走访,辖区居民幸福感满意度为97.35%。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少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