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潍坊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网购摩托车,被骗三百诚意金
骗子熟知领秀华城张女士的个人信息,通过假网页骗钱
2013年08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购“被退款”,她被盗刷四千元
骗子熟知领秀华城张女士的个人信息,通过假网页骗钱



  8月28日,家住奎文区领秀华城的张女士向本报反映,因为网购新骗局,对方窃取了她的个人信息,导致她放松警惕,被骗取4000元。张女士已向公安机关报案,提醒各位市民,网购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网购后接到“退款”电话
  “网购之后,有人用手机打电话给我,她自称是卖家,说因为支付宝系统出了问题,要退款给我,还发给我一个退款链接,结果我申请退款没几分钟,银行卡就被刷了4000元。”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接触网购已经有6年了,作为一个老买家,自认为已经很熟悉网购了,没想到还是被骗了,只能说现在的骗子真的太狡诈了。
  张女士说,她27日下午5时左右在淘宝网购买了一条连衣裙,28日上午9时30分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卖家的客服人员,由于支付宝正在升级,导致这笔交易没有成功,建议张女士先申请退款,再重新购物。“其实一开始我也有点怀疑她是骗子,但因为她对我的个人信息和购物信息知道得非常清楚,包括我的姓名、地址、购买时间及店铺,而且她只是说给我退款,所以我就没再怀疑。”根据对方给的链接,张女士进入了所谓的“退款”系统。
退款没成被刷走四千
  “张女士回忆说,在对方给出的退款页面上出现了“订单异常请退款”的信息,看了这个信息后,张女士更加深信不疑,马上点击了申请退款,然后页面出现了输入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的提示,“当时没有要求输银行密码,我觉得应该挺安全的。”没想到,输入验证码后,页面一直显示验证码错误,对方解释说是系统的原因,要求张女士刷新页面多输入几次。这样操作了几次后,张女士渐渐起了疑心,赶紧关了页面,马上查询了自己工商银行卡的金额,发现已经被刷走4000元。
  得知银行卡被刷走4000元以后,张女士马上致电中国工商银行的客服,要求取消这几笔交易,但客服人员表示交易已经完成没法取消。张女士又拨打了淘宝客服热线,工作人员也表示因为退款页面是假的,他们也没法调查到客户信息。
  随后,张女士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已经立案调查。“希望能提醒一下别人,网络购物要小心被人盗取信息,我一直挺谨慎的,以前也接过几次骗子的电话,都被我识破了。这次是因为对方太了解我的个人信息,导致我放松了警惕,骗子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张女士说。
信息多为第三方泄露
  “我以前也接到过骗子的电话,他知道我的名字、地址,连我爸妈的名字也知道,如果不是他说话有漏洞,我也会被骗过去。真不知道这些信息他是从哪里知道的。”正在潍坊学院读大三的杜同学告诉记者,想到骗子轻易就能得到他的个人信息,觉得很没有安全感。
  个人信息的泄露给骗子提供了各种可乘之机,很多市民都很疑惑这些信息究竟是如何泄露的。对此,淘宝网的客服人员表示:“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为第三方公司泄露的信息,也有可能是卖家的订单管理软件出现了问题。”一些淘宝卖家也建议,为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消费者可以通过匿名购买的方式来购物。
         本报见习记者 冀光辉

◎相关新闻
网络购物受害用户 90后占的比例最高
  本报讯 近日,360发布的《360浏览器上网“防忽悠”研究报告》显示,在网络受骗用户中,青少年成为网购最易被骗的人群,其中90后比例高达49.2%。分析认为,90后对购物网站的高度依赖和信任,以及社会经验不足是造成这一比例偏高的主要原因。
  《报告》在分析中指出,不熟悉电脑的中年人并非是网络受骗主要的受害群体。调查显示,受骗用户中70后仅占8.4%,90后比例却高达49.2%,成为被骗的主流人群。
  《报告》还针对网上诈骗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指出网络骗子擅长打“心理战”,善于利用节日促销、团购等迷惑用户。提醒大家在上网和网购时提高警惕,规避网购风险。      (记者 戴江西)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