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秦华光医生(左一)为患者打针治疗。 |
|

|
|
◎奎文区公安巷社区医生秦华光行医20多年,患者称赞 ◎免费出诊风雨无阻,虽然累并有风险仍坚持随叫随到 人物小档案 秦华光,今年46岁,行医已经20多年,年轻时曾在一家职工医院当过7年医生。后来,他和另外一位医生一块儿在奎文区公安巷开起了社区门诊。在医治好到社区门诊就诊的病人后,如果有病人需要出诊,尤其是年纪大的老人或是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他都会免费出诊。只要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风雨无阻。秦华光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更有一种高尚的医德品质,被不少病人称为“最美的社区医生”。 虽然与大医院里的专科医生相比,社区医生的工作少有救死扶伤的危急,也少有疑难杂症的困扰,但他们却日复一日地忙碌在为病人看病的工作中,社区医生的工作并不轻松。奎文区公安巷秦华光诊所的秦华光医生从医二十多年,在医治就诊病人的工作中,他还免费出诊上门为病人看病、打针,尤其是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关爱有加。只要老人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8月28日,记者采访了正要到一位老人家出诊的秦华光。 记者随诊 免费为老人出诊,治疗仔细护理周到 8月28日上午,记者在奎文区东风东街与文化路口东侧,见到了骑着自行车、背着药箱,正要准备到市农科院一位老人家出诊的秦华光医生。秦华光看起来非常朴素,也很温和亲切。“年纪大的老人去诊所就诊很不方便,走一段路就会感觉很费力,我到老人家出诊比较方便。”秦华光医生说,现在他基本上天天出诊。 记者跟随秦华光医生来到了市农科院宿舍82岁的王老太太家中。“老人年纪大了,身体比较虚弱,有些动脉硬化的症状。”秦华光告诉记者,在来王老太太家之前他便与王老太太打了一通电话,详细了解了她目前的身体状况,然后根据这些信息,选好药、配好药,到老人家为其进行注射。 秦华光将药瓶悬挂在床边的衣架上后。小心翼翼地为老人进行注射。药液正常输送后,秦华光仍在一边仔细地观察着、护理着老人。 王老太太的老伴说,这几年的时间里,都是秦华光给老伴看病调理身体。“多亏了秦医生这几年以来一直对她悉心地照顾,通过这几年打针吃药的调理,她的身子比以前好了很多。我们全家人都非常信任秦医生,都把秦医生当做自己的朋友、亲人一样。”王老太太的老伴说。 “秦医生是个好人,脾气很好,特别细心,不仅医术高明精湛,而且具有高尚的医德。在我生病的时候,都是秦医生给我治病调理身体,忙前忙后,我们一家人非常感激他。每次我身体不舒服,一个电话,不管刮风下雨,他都亲自背着药箱来给我看病。”王老太太感激地说。 记者了解到,在来王老太太家出诊之前,秦华光在当天早晨已给一位下肢瘫痪、不能行走的老太太打针刚回来,还没顾得上喝一口水,就又来到了王老太太家中。 当事人说 出诊虽累,能给病人带去健康就值了 秦华光对记者说,他今年46岁,行医已经20多年了,年轻时曾在一家职工医院当过7年医生。后来,他和另外一位医生一块儿在公安巷开起了社区门诊,聘请了3位护士。平时,出了医治到社区门诊就诊的病人,如果有病人需要他们出诊,尤其是年纪大的老人或是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他们都会免费出诊。 诊所早上7时20分开门,直到晚上12时许才关门下班。即使下班后,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半夜里,只要有老人或行动不便的人需要上门打针治疗,秦华光都会前去出诊。 “我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出诊6次,虽然很累,但能为病人带去健康,这就值了。”秦华光说,要想当一名好医生,首先要有一颗爱病人的心,要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到细心,更要不断学习,善于总结经验。 秦华光说,虽然他为病人出诊方便了病人,但对医生而言,出诊是存在一定风险性的。因为一方面在出诊过程中,尤其是给患者输液时,万一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医疗事故,就存在很大风险,所以在决定出诊前,他都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对那些病情危急、严重的患者,他还是建议到大医院就诊。他出诊多是针对那些病情不危急的患者,并且会仔细观察患者的整个输液过程。 “出诊给病人看病打针有风险,现在很少有医生这样做了,但秦华光医生一直为病人考虑,坚持着为病人出诊,我们很感动,时间长了,我们也都相信他了。”家住公安巷的一位赵先生对记者说。 ◎患者评价 最美的社区医生 在行医20多年的时间里里,秦华光出诊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市区内的多个小区。秦华光告诉记者,他出诊的患者中,最远的家在坊子区。他说,治病救人是一个医生的职责所在,对于那些行动不便、年老的患者,他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 作为一名社区的医生,秦华光几乎从来没有诊治过疑难杂症的病人,更没有遇到过救死扶伤的危急时刻,绝大部分的时间,他做的都是怎样用最低的成本治疗一些常见病。 “比如很多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我就必须考虑怎样用药才能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把费用降到最低。”秦华光说,比起许多大医院的专科医生,或许社区医生在某个专项领域还不够精通,但却多了一份“人情味”。 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医生,每天不辞辛苦的到各个社区出诊,为许许多多的病人送去健康。这样的好医生,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更有一种高尚的医德品质。秦华光医生也被不少病人称为“最美的社区医生”。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实习生 陈蕾 宋国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