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一位市民在超市巧克力专柜挑选巧克力。 |
|

|
|
过量食用代可可脂危害健康,其含量超过5%不能称为巧克力
巧克力因其独特的口感而深受市民喜爱,但大部分市民对巧克力的成分所知甚少。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超市调查发现,不同品牌的巧克力配料表上显示的配料不同,有的品牌配料表显示含有可可脂,有的含有代可可脂。专家表示,可可脂是一种天然食物原料,代可可脂是人工合成的,过量食用代可可脂可对身体造成伤害,市民应该适量食用。 现象 巧克力受年轻人青睐 8月28日上午,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大型超市发现,超市内巧克力专卖区摆满了各种口味的巧克力,购买巧克力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以年轻人为主。 今年24岁的王女士非常喜欢吃巧克力,尤其对黑巧克力情有独钟。她的手提包里总是装着巧克力,闲暇时或饿了她就会吃块儿巧克力补充能量。她认为巧克力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只要吃上一块巧克力,所有不开心的事情都会烟消云散。 “我们一天卖很多巧克力。”市区某超市的一名售货员向记者介绍,现在巧克力的口味越来越多,价格也不贵,很受年轻人和儿童青睐。 价格 从一元到几百元不等 面对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巧克力,大部分市民会根据自己的口感来选择。 自从上初中吃过黑巧克力后,王女士便深深地喜欢上了它的味道,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对黑巧克力情有独钟,不喜欢其他口味的巧克力。 记者发现,超市售货架上标注的巧克力价格相差较大,从一元到几百元不等。“一般我会买这种贵一点儿的巧克力。”正在超市挑选巧克力的刘女士拿着一块德芙巧克力向记者介绍,便宜的巧克力太甜太腻,吃多了,会很难受,价格高的巧克力口感会比便宜的巧克力好很多,所以她一般会选择价格高的巧克力。刘女士觉得一分钱一分货,价格越高,巧克力的质量越好。 规定 代可可脂含量超过5%不能称为巧克力 记者仔细地对比了巧克力包装袋上配料表的成分,发现有的巧克力配料表上详细标注了白砂糖、可可脂、可可液块、乳脂肪等成分;有的巧克力则标示原料是代可可脂。成分为可可脂的巧克力的零售价比含代可可脂的巧克力价格要高很多。 据了解,2004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巧克力与巧克力制品》中规定:巧克力中代可可脂的脂肪含量不得超过5%,并规定了巧克力中可可脂含量的下限,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中的巧克力成分中可可脂含量至少应大于18%(牛奶巧克力除外)。凡是代可可脂添加量超过5%的产品,不能直接标注为巧克力,而只能称为代可可脂巧克力或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产品包装上也必须注明代可可脂含量。 提醒 购买时要看清成分 记者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可可脂与代可可脂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可可脂是从天然植物(可可豆等)中提取的植物脂类,富含多酚化合物,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而代可可脂是一种人造硬脂,由植物油通过精炼、氢化、急速降温制成,属于反式脂肪酸的一种,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食用过多甚至还能引发老年痴呆。一营养学专家表示过量食用代可可脂能引起消化不良、促使肾功能衰退、导致碘缺乏和促使痛风发作等。市民在购买巧克力的时候,千万不要被包装上的“巧克力”字样所迷惑。 王女士告诉记者,虽然经常吃巧克力,但在购买巧克力时,她从来不会注意巧克力的组成成分。 那市民应该如何选购巧克力呢?首先要看清楚巧克力包装上的成分表,最好选择标有“可可液块、可可浆、可可粉”等字样的巧克力。其次市民可以事先品尝一下巧克力的味道,味道苦涩,不是很甜的巧克力,里面的可可含量会较高。反之,则含代可可脂越高,不能过量食用。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刘国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