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摸了两年剪刀拿下省级大奖 |
刘桂英退休后学剪纸,靠一股钻劲剪出别样人生 |
|
她,曾先后担任诸城市青年时装厂副厂长、诸城市锅炉安装公司副经理,诸城市电子玩具厂厂长、诸城市长城热力清洗安装公司经理,并在1996年被国家妇联评为中国社会主义女企业家;退休后,58岁的她老有所为,在清闲中重拾孩童时代的喜好,将剪纸这门艺术在欢乐的延续中加以创新,并在最近以一幅长达17米的《中华民族大团圆》巨幅剪纸作品荣获第六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民间艺术类二等奖。 她,是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诸城市妇女书画剪纸联谊会理事刘桂英。 获奖 得到专家市民的认可 8月29日上午,记者如约来到刘桂英的剪纸工作室,她正伏在工作桌上认真地剪着一幅大寿字。工作室墙壁上挂满了已装裱好的剪纸作品,有《竹报平安》、《延安精神》、《三星高照》,还有几幅“福”字、“寿”字,红红的剪纸中透出了喜庆与美好。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刘桂英的剪纸生涯是于2011年才正式开始的。虽然剪纸时间不长,但是刘桂英的剪纸大气喜庆,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与喜爱。 在7月30日至8月3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评选中,刘桂英凭借一幅《中华民族大团圆》的剪纸作品获得了民间艺术类二等奖。《中华民族大团圆》长达17米,是刘桂英历时100多天创作完成的。这幅长卷剪纸呈现的是,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身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欢聚一堂庆祝祖国的繁荣昌盛,共同舞蹈,彰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画面。 刘桂英的剪纸色彩艳丽,手法细腻,形象大气,内容意喻深刻美好。刘桂英创作的《光辉历程》、《喜迎十八大》、《红色母亲》等剪纸作品先后在中国第六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和潍坊市书画剪纸民间艺术展等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刘桂英被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市妇女书画剪纸联谊会吸收为会员,其作品也得到了广大民间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剪纸 退休后重拾儿时爱好 现在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方式有很多种,跳舞、听戏曲、打扑克等等,为什么刘桂英单单选中了剪纸呢?“我八九岁的时候就喜欢剪纸。我姑姑又会剪纸又会画画,我跟她学的剪纸。过年的时候就剪一些窗花拿到集上去卖,一个能卖几分钱。”刘桂英跟记者回忆起小时候的剪纸经历,“长大后工作了,平时没时间剪纸,但是逢年过节,我还是会剪一些窗花贴在玻璃上。” 2010年,刘桂英退休了,平日在家除了忙家务外还得照看孙子。“直到前年,小孙子大了,不太需要我给照看了,闲着没事,我就想起了剪纸。”刘桂英说,“前年,在《星光大道》一期节目上,一位50多岁的残疾人表演剪纸,启发了我,我就想到重新开始剪纸。” 于是,刘桂英就重新拾起了在孩童时代的爱好,并于2012年在诸城市老年大学报了剪纸班学习了两三个月。刘桂英专门买来书画、剪纸类的书籍来学习剪纸。 现在,刘桂英白天需参加一些交际活动,没时间剪纸,所以她多在晚饭后剪纸,每天晚上从吃过晚饭后开始,一直剪到半夜。有时,为了尽快完成作品,刘桂英会一直剪到第二天凌晨。“我每天晚上都剪纸,不剪纸就觉得难受,早睡也睡不着。”刘桂英告诉记者,“我就是爱好剪纸,不觉得累,总是剪完这幅就想下一幅要剪什么,就是觉得剪不够。”对于刘桂英来讲,剪纸是一件幸福的事。 创新 想象力对剪纸很重要 刘桂英表示,要想体现剪纸的韵味,就得不断创新。 刘桂英工作室挂有几幅大型的剪纸作品,其中作品《三星高照》中的福、禄、寿三星嘴角带有微笑,刘桂英告诉记者:“曾经有人看了这幅剪纸作品后表示,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去,都觉得三星在望着自己。” 刘桂英喜欢剪自己原创的作品,每次都是先用铅笔画出轮廓,经过反复修改推敲后才印到宣纸上,再一刀刀慢慢剪下来。即便是现有的图案,她也总是添加一些个人创作的元素在其中。刘桂英表示剪纸想象力非常重要,并坦言说:“我有好多想法,我想把我想到的都剪出来。”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诸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柳笛向记者透露:“刘桂英正在创作的《寿》字,是我向她推荐的,我给她的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寿字,里边什么都没有,如今,这寿字里已有了松树、仙鹤、寿桃、寿星等各造型。”记者仔细观察,刘桂英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一个简单的寿字刻画得如此形象生动,令人赞叹。 愿望 招收徒弟让剪纸传承 提到剪纸,大家可能普遍认为只需要剪刀剪几下就行了。其实,剪纸不仅需要剪刀,涉及细节的部分还需借助锥子或针等才能完成。这一道道繁琐的工序需要的是耐心与毅力。只有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才能保证优秀作品的产生。 “剪纸使我精力充沛。”刘桂英表示,刚开始剪纸时手指有点儿拗不过弯来,随着每日的练习,现在已慢慢适应了,剪纸无形中陶冶了情操。 “剪纸和书画一样,也是一种艺术。但以前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今,随着各种展览的举办,也慢慢受到了重视。”刘桂英希望通过自己的剪纸创作来吸引更多人,并计划招收徒弟来传承这门有着深厚传统历史的民间艺术。 柳笛说:“她退休后把老手艺拾起来,剪纸对她来说早已胸有成竹,她长期存在心里的那粒种子,现在开花结果了。” 刘桂英,年轻有为后仍老有所为,剪纸带给了她别样的人生。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岳锡玉 实习生 张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