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一盲一瘸“推拿”出滋味生活
2013年09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盲一瘸“推拿”出滋味生活
残疾人王升志与宋雨祝哥俩开店自力更生



  《你是我的眼》是一首大家很熟悉的歌,歌词对城区虞新街上安康盲人按摩店的两位推拿师傅来说特别贴合——王升志因为车祸而失明,宋雨祝因为手术失败致右腿截肢,10年来,他们一同学习,一同创业,宋雨祝俨然成了王升志的“眼睛”。8月31日,记者见到他们时,他们却用“王瞎子”“宋瘸子”自称,言笑之间的积极乐观深深感染着大家。

笑称自己“瞎子”“瘸子”
  “我叫王升志,人称‘王瞎子’。”“我叫宋雨祝,人送外号‘宋瘸子’,这是顾客对我们的昵称。”这是记者与王升志和宋雨祝初次见面时,他们做的自我介绍。
  8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城区虞新街的安康盲人按摩店。不大的门面房外挂着刚洗过的洁白床单。按摩店的面积并不是特别大,30平方米左右,地面非常整洁,依次摆放着三张单人床。王升志刚给一位顾客做完按摩,正坐在椅子上捧着收音机听评书。一旁的宋雨祝略微有些腼腆。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王升志和宋雨祝并非先天性残疾。2003年3月26日,一场车祸让王升志失明。王升志说,那年自己29岁,儿子才5岁,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不知该如何撑起这个家。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盲人按摩,就去潍坊盲校报名学习了按摩。
  宋雨祝从小就患有腰肌炎,7岁时的一次手术失败导致其瘫痪,后来经过先后7次手术,才能勉强站立行走。后来因为右腿伤口总是化脓,2002年截肢并安装了假肢。2003年下半年,同样去潍坊盲校学习推拿的宋雨祝认识了王升志。
  两人认识之后就成了好哥们儿,一起学习,一起创业,一起生活。今年年初,两人凑钱在虞新街上租了这间门面。
十年相处成最好哥们
  王升志说,他跟宋雨祝从学校毕业后结伴到寿光打拼了五年,后来到潍坊市残疾人联合会做推拿指导,现在的客户群也是那时积攒起来的。“幸好在残联那边有一批老顾客过来支持,我们算是站住脚了。”
  栾先生腰肌一直不好,当时听朋友说这家店不错决定来试一试,现在成了店里的老顾客。栾先生说,他俩都是残疾人,但是从来不以其特殊身份祈求帮助,而是靠自己的双手自立,还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这很难得。
  记者发现,王升志给客人按摩时都是光着脚。“我把这叫做脚踏实地,实际上是我感觉穿着鞋给客人按摩容易打滑,使不上劲。”王升志说,来他这里做按摩的大都是一些老顾客,身体上都有些老毛病,身体都比较吃力,所以他要运足力量给顾客推拿。由于王升志和宋雨祝技术娴熟,王升志又比较喜欢说话,经常给顾客讲笑话,店里的回头客就越来越多。
  “别的残疾人都比较在乎别人说他们身体有缺陷,但我们俩从来不,经常叫对方‘王瞎子’、‘宋瘸子’,很多熟悉的顾客也把这当成我们俩的昵称,真名反倒没人叫了。”王升志笑呵呵地说道。
  虽然生活很苦,但是俩人都很积极乐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被逗乐。
工作最大动力来自家人
  王升志和宋雨祝老家都不在潍坊城区,一年回家的次数极其有限。王升志的妻子和儿子都在峡山老家,宋雨祝老家是临朐的,父母年迈却不能在身边尽孝心。
  王升志说,儿子很懂事,学习成绩也不错,今年考上了峡山二中。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是妻子一直照顾自己和这个家。“为了这个家,再苦再累也值得。”王升志对记者说。
  “虽然很想家,但也不敢休假。一方面,很多顾客都是定时来做按摩;另一方面,一休假,磨起来的茧子又得重新磨,再遭一次罪。”宋雨祝说,他父母都60多岁了,自己没在身边尽孝心,感觉很惭愧。
  采访中到了中午,两人打算去对面吃饭。宋雨祝左手拄着拐杖,右手很自然地牵起王升志的左手,然后走出门。到了台阶处,宋雨祝就提醒王升志,王升志则慢慢挪着步子。“我觉得我们成了一对完美搭档,一盲一瘸,相辅相成,互相扶持。”宋雨祝笑着说。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本报见习记者 陈静静
人物小档案
  王升志(左):39岁,10年前因为车祸导致失明,后来在潍坊盲校学习了推拿技术。他最自豪的就是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养家,还能为顾客解除病痛。
  宋雨祝(右):32岁,10年前右腿截肢。与王升志在潍坊盲校学习时认识,后来一起结伴创业,如今在城区虞新街上租了一家门店开起了盲人按摩店。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