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寒亭区开元街道西寺夹庄居民委员会的孙忠德老人是一位抗战英雄,他今年已90岁高龄,虽然老人年事已高,但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身体非常健康。8月16日,记者来到了孙忠德老人家里,听老人讲述自己年轻时浴血奋战的经历。“很多战役中都是敌众我寡,武器也是敌强我弱,而我们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中国人不怕死,我们一心向着胜利前进的勇气和信念坚持到了最后。”孙忠德老人说起自己的抗战经历,激动不已。
当年“以战养战”战胜敌人 记者在西寺夹庄一处农家小院见到孙忠德老人时,老人刚同几个老友打完扑克回家,满头白发、笑容满面的老人看起来是那么慈祥,虽然有些驼背了,但耳不聋、眼不花,谈吐、思维能力依旧清晰,让记者怎么也想不到老人已高龄90岁。 说起自己的抗战经历,孙忠德老人很是激动。老人说,他的老家是安丘山区,家里兄弟姐妹5个,他是老二。1944年他21岁,当时日本人打到了安丘一带,战火不断,为了保卫家园,当年7月份,孙忠德和同村的4个村民参了军。 “当时战争很残酷,我们只有步枪,并且每个人只能领到3发子弹,最多时也只能领到5发子弹,小日本的飞机经常在我们头顶上飞来飞去,炸我们的同胞,没有机枪,我们干着急……”孙忠德老人说,即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也没有感觉到害怕,而是“以战养战”,靠勇气和计谋把小日本包围,夺取他们先进的武器。后来,他们逐渐有了从敌人手中夺来的重机枪、子弹,敌人的飞机再飞来时,他们会隐蔽起来,用夺来的机枪将敌人的飞机击落。“夺下敌人一挺机枪就会给一等功奖励,当时我们都争着去夺敌人的机枪。”孙忠德老人说。 “能够战胜小日本,除了人心齐、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外,关键靠的是作战计谋。”孙忠德老人说,当时小日本军队笼络了很多汉奸,我军的地下组织趁小日本不防备,也派了很多人潜伏在小日本的军队中假装汉奸,这部分地下组织人员为我军送情报,对方的重要战略部署,我军时常一清二楚。孙忠德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在和小日本的较量中,敌军足有2000多人,而他们仅有1000余人,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取得了那次战争的胜利,然而,那次战争他们仅剩下了不到一个营的兵力,他们的团长、副团长也全部牺牲了……“那么多人都牺牲了,战争太惨痛,我命大,能活到今天,但是战死战场的,太多了。”孙忠德老人伤心地说。 “战争非常惨烈,但我们最终还是战胜了小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们心里别提多激动了。”孙忠德老人还深有感触地说,抗日战争的胜利,也离不开全国老百姓的帮助,那时,在抗日战争中,老百姓们都是冒着战火到战场上给他们送军粮、送军鞋……
抗战结束又参加过不少战役 抗日战争结束后,孙忠德还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淮海战役等大大小小的战役,直至解放全中国。“我们那时简直就是打红了眼,我当过侦察连长,心里想的一直是解放全中国,向着胜利前进,为人民服务,根本没有把自己的安危当回事。”孙忠德说,当时,在战争中,他们经常一打打一个月、打半个月,不用说洗澡,身上的衣服也从来没有换过,汗臭味等各种难闻的气味连自己受不了,而他们腿上的绑带处,经常长满了虱子,又痛又痒,但在战火连天中,他们根本顾不上这些。 孙忠德老人说,在战争中,共产党的队伍优待俘虏,确实对俘虏格外照顾,在他的记忆中,在吃饭时,会有专人给俘虏做面食吃,而他们一直是吃“窝窝头”。并且,他们的队伍对俘虏一直没有强制让他们做什么,当时,如果俘虏选择回家,他们会帮他们烙上回家的干粮,还会赠予路费,让这部分愿意回家的俘虏踏上回家的路程;如果他们愿意留下了,他们就会加入到解放军的队伍中来。“当时大部分俘虏都很受感动,足有一大半留下来,加入到了我们的革命队伍中。”孙忠德老人说。 艰苦的解放战争终于结束了,孙忠德所在的一个营的兵力归到了陈毅的部队。1978年时,孙忠德从部队复员回了老家安丘务农,由于自己的哥哥等亲人们都举家迁到了寒亭,后来,他也就搬到了寒亭居住,并且多年来一直务农。
老人珍藏着多件奖状及奖章 “那时的我们在战火中,根本不害怕,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解放全中国。”孙忠德老人一边说,一边激动地拿出了他一直珍藏起来的“荣誉”。 在老人珍藏的荣誉中,有几张有些泛黄、但保存非常完整的奖状。其中有一张奖状是1951年7月1日颁发的,奖状上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公安政治部司令部奖状 兹有孙忠德同志于生产劳动中创立功绩 经批准为三等功 特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司令员郭化若 政治委员李士英 第一副司令员林维先等;另一张奖状是1953年7月10日颁发的,奖状上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奖状 兹有孙忠德同志于工作、学习中创立功绩 经批准为三等功 特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司令员许世友 政治委员康生 副政治委员向明等。 孙忠德老人的珍藏中,还有“淮海战役纪念”奖牌;1954年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的奖牌、1955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军委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奖牌。 “在安丘、在寒亭,当地的民政部门都曾说要给我安排工作,我都拒绝了,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觉得从部队复员回家后,还是应该和土地打交道。”孙忠德老人说,他现在过得非常幸福和满足,他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有一个孙子三个孙女,可谓儿孙满堂,孩子们也都很孝顺,国家也没有忘记他,每个季度他都能领到3000元左右的优抚金。现在老人每天的生活除了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外,还会到街上和村里的几个老人打打扑克、聊聊天,生活过得很滋润。 “现在吃喝不愁,那时真的没有想到,我们会能享受到这样的好生活。”孙忠德老人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国家对他们这部分抗战老兵都照顾得很好,他非常满足。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