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昌乐县城关街道,有一位85岁高龄的王秀山老人,自从1945年2月参加革命开始,距今已有68个年头。9月2日,记者前往王秀山的住处,在老人的娓娓讲述中,那段峥嵘岁月仿佛又重现眼前。王秀山告诉记者,虽然打仗辛苦,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去打仗,因为,那是一生中最让他骄傲的时光。
家境穷苦导致骨肉分离 在昌乐县城关街道新昌路的一所家属院,记者见到了已经85岁高龄的王秀山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是王秀山精神状态很不错。在王秀山的讲述中,记者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王秀山告诉记者,他出生于临朐县上林镇大桃花村的一个穷苦家庭。家里共有兄弟姐妹6人,王秀山是老大,下面还有3个妹妹2个弟弟。在那个时候,整个村里人的日子都不好过,王秀山跟家人经常只能四处讨饭吃,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小小年纪的王秀山,从来不知道馒头和米饭是什么味道。“那个时候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哪还能挑来挑去的。”王秀山说。 由于日本人到处制造“无人区”,王秀山家里根本没有可以吃的东西,所以一家人只能四处挖野菜吃,到了野菜都没有的时节,只能吃树叶吃树皮。回想起那段吃树叶的日子,王秀山不禁感慨万千。“那个时候,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吃榆树叶子,因为榆树叶子很好吃,黏黏的有点甜,大家都喜欢吃。但是,当村里人把榆树叶子吃完后,就只能吃杨树叶子之类的,杨树叶子又苦又涩,难以入口。但是为了不饿肚子,只能硬着头皮咽下去。” 到了连树叶都没得吃的时候,四处要饭也要不到任何吃的东西,一家人只能挨饿。被逼无奈之下,王秀山的父母忍痛把一个女儿送给了寿光一户家境好点的人家,换了两捆萝卜缨子和10个窝窝头,一家人才又活了下来。眼看着自己的妹妹被送出去,王秀山十分心痛。等到王秀山长到十多岁的时候,王秀山一个人一路打听来到寿光,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从此,一家人才重新团聚。 干活中给日本人搞破坏 在王秀山十四五岁的时候,日本人经常勒令村里的青壮年为他们干活,挖壕沟、建碉堡等一系列的活都强迫村民干,不干的话就会被打,动辄还会有生命危险。小小年纪的王秀山被逼无奈之下,表面上帮着日本人干活,但是私下里可是憋足了劲给日本人搞破坏。 说起那段时光,王秀山显得很激动。“虽然表面上我们装模作样给小日本干活,但是我们借此机会可是把小日本好好修理了一顿。小日本在我们手里,可是吃了不少苦头。小日本喝的水里面,我还给他们撒过尿哩!” 那个时候,白天王秀山跟村民给日本人挖壕沟,处处偷工减料,原本30天能完成的活,村民拖半年都不能完工。只要日本人一不注意,大家便都罢工。“不仅仅挖壕沟的时候,村民一起搞破坏,我们给小日本送的柴火,全都是泼了水没法用的废柴,给日本人送的水,我们都撒了尿掺了泥土,那个时候,想着小日本喝这种水,心里就解恨!”王秀山说。 而王秀山第一次接触共产党员,也是在给日本人挖壕沟的时候。那个时候,村民白天挖了壕沟,晚上便有共产党员前去破坏壕沟。王秀山发现了之后,便主动帮助共产党员一起搞破坏,并时常给共产党员通风报信。在与共产党员接触后,王秀山了解到共产党是穷人自己的组织,那个时候的他,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参加革命赶走日本人。
机缘巧合参加武装组织 眼睁睁看着日本人的种种暴行,王秀山再也不想给日本人干活了。当时,王秀山正在临朐柳山的洪山村挖壕沟,洪山村外已经被日本人围上了围墙,围墙边上有日本人拿着枪重重把守。村民只能老老实实的干活,根本出不了村。忍无可忍的王秀山,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找到一个可能行得通的逃跑方法。 “在洪山村有很多汉奸和日本鬼子,其中一个姓吴的汉奸是我外婆村的人,我们认识。自从他当了汉奸后,我见了他从来不理他。但是,我想要逃出去,可能只能通过他。于是,我趁着天黑,把他拽住,跟他说我家人生病了,想回去瞧瞧,马上就回来。他想了想就同意了。”说起那段往事,王秀山仍心有余悸。 在姓吴的汉奸带领下,王秀山终于躲开了日本人的检查,出了村后,王秀山咬着牙一口气跑了将近60里路,跑回了自己的家中。“那个时候,跑那么远的路一点都没歇息,也不觉得累,但是一到家后,就累得虚脱了。 到了家后,王秀山就告诉家人,自己再也不去给日本人干活了,自己要去参加革命。 1945年2月,在一个亲戚的引荐下,王秀山终于参加了当地的武装组织。从那一刻起,王秀山就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一定要让中国人翻身做主人。 晚年生活过得其乐融融 参加革命后,王秀山先是在昌乐县人民政府担任通讯员,后来又前往山东军区司令部警卫队担任警卫员。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不胜数,在枪林弹雨的磨练中,王秀山迅速成长起来。王秀山告诉记者,他现在身上有三处较大的枪伤,都是那时候战场上留下的。 记者看到,王秀山的整个脊背上,有一道深深的伤口。除了脊背上这一处,王秀山的脖子和耳朵上各有一处枪伤。这三处枪伤已经有60多个年头,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就会隐隐作痛。由于当年被枪打伤了右侧耳垂,随着年龄增大,王秀山的听力也出现了问题。“总觉得周围嗡嗡作响,但是听不大清对方说话。”王秀山说。受听力的影响,记者只能用吆喝来跟王秀山交谈。 如今,王秀山已经四世同堂,每天的乐事就是哄自己的重孙子。想起当年的艰难生活,王秀山对现在的日子十分满足。“现在政府每个月都对我有补贴,我不愁吃喝。想想那个吃树叶的日子,就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感恩。” 除了哄重孙子外,王秀山平日还喜欢和老伴下棋,一边下棋一边说说那过去的日子。王秀山家里还有一本老相册,里面都是已经发黄的旧照片,闲暇的时候,王秀山最喜欢翻看这些老照片,一边看一边怀念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王秀山说,虽然打仗辛苦,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去打仗,因为,那是一生中最让他骄傲的时光。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李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