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重点新闻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当地时间2013年9月11日,叙利亚玛鲁拉,叙利亚政府军士兵在街头巡逻。CFP供图 |
|

|
|
◎俄外长称,单方面指责叙政府使用化武无法接受 ◎专家表示,美国及其盟友不会承诺放弃对叙动武 俄罗斯驻法大使亚历山大·奥尔洛夫11日把法国所提决议草案称为“陷阱”,并表示俄方无法接受。 美国国务院11日宣布,国务卿克里将于12日至13日在日内瓦同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就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展开会谈。
法国草案系匆忙拼凑 俄罗斯驻法大使亚历山大·奥尔洛夫11日把法国所提决议草案称为“陷阱”,说俄方认为草案提议系“匆忙草率”拼凑而成。 他告诉法国记者,叙利亚冲突双方肯定都有化学武器,重要的是“禁止化学武器,把它们置于国际控制之下,然后,我们会查出是谁用了它们”。 路透社援引草案内容报道,草案要求叙政府在15天内向联合国秘书长“详尽、全面、明确”地汇报化学武器储藏地点、数量以及所有和化武项目有关物品的种类。 草案还要求叙政府“立即且无条件允许”联合国核查员“不受限制地进入任何和所有地点、设施,检查任何和所有设备、记录和运输方式”。如果叙政府不能遵守“决议条款”,将面临“极为严重的后果”,安理会可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对叙利亚采取行动。 这意味着,届时,美法等国将有权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以至军事干预。 俄罗斯外交部一份声明说,俄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10日与法国外长洛朗·法比尤斯通电话,说这份决议草案把上月21日“可能的化学武器使用”完全归咎于叙政府,俄方“无法接受”。之前,叙政府和反对派相互指认对方动用化武。
中方强调“双轨推进”处理化武问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日说,中方支持安理会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问题上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愿同有关各方就安理会下步在叙利亚问题上可能采取的行动保持沟通。“我们主张,安理会的行动应基于各方经充分协商达成的共识,应有利于缓和当前叙紧张局势,有利于维护叙利亚及地区和平稳定,有利于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 “在叙利亚问题上,我们主张既要维护禁止使用化武的国际准则,也要坚持政治解决的大方向,两个轨道都要向前推进,”洪磊说,“我们希望有关各方抓住当前契机,作出积极回应,推动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妥善处理叙利亚化武问题。” 洪磊说,中方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与有关各方保持沟通协调,坚持劝和促谈,为推动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妥善处理叙利亚问题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专家解读 各方分歧不可避免 美国智库国家利益中心主任德米特里·西梅斯认为,就对叙政府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发生分歧不可避免。美、英、法国尤其是法国将拒绝向叙政府提供“全面和钢筋水泥一样坚固”的保证,“我担心,无论巴沙尔政府采取何种做法,美国及其盟友并不准备承诺今后不会对叙利亚动武”。 西梅斯说,俄罗斯会主张在叙政府履行决议的情况下应全面保证叙利亚免遭军事打击。俄罗斯不会同意决议援引《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缘由是过去的教训:安理会针对利比亚的决议被美英法等国利用以至滥用于对主权国家采取军事行动。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成员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认为,俄罗斯的建议能否被采纳前景不乐观,因为各方在商议如何把叙利亚化武交由国际监督的细节措施时可能出现许多互不理解、相互猜疑的情况。 尽管如此,卢基扬诺夫估计,俄罗斯建议大概有六成的成功把握,因为这一建议使得因化武疑云争议的主要国家“不再围绕化武问题争执,都以为自己在这一问题上取得胜利”。这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个下台阶的机会,俄方同样希望成功,因为那将证明俄罗斯两年半来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外交政策最终取得某种成果,避免战争爆发。 据新华社
|
|
|
|
|